图片展示
搜索

年终盘点:互联网医疗的竞争和机遇

发表时间: 2020-12-31 10:52:12

作者: 舒克

来源: 大摩财经

浏览:

疫情加速行业发展

撰文 | 舒克

出品|大摩财经

2020年的疫情为很多行业带来史无前例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给一些特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互联网医疗正是这样在疫情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的行业。

 

疫情特殊时期,在线医疗赛道收割了一波意料外的流量。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好医生(1833.HK)疫情期间达到11亿人次访问量,阿里健康(0241.HK)、京东健康(6618.HK)以及尚未登陆资本市场的微医、春雨医生们也享受到疫情带动的特殊红利。

 

反映在资本市场上是互联网医疗股的持续暴涨。截至12月30日收盘,市值最高的京东健康相比发行价涨114.79%,市值达到4828亿港元;阿里健康相比年初涨幅达到151.9%,目前市值3068亿港元;平安好医生较年初涨64.4%,市值也突破千亿港元大关。

 

互联网医疗有何魔力?全年的持续高涨是疫情带来意外红利,还是长期积累在疫情带来流量入口后持续爆发?

 

本文以三家互联网医疗巨头: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为例,盘点互联网医疗赛道的竞争和机遇。

 


殊途

 

虽然同属互联网医疗赛道,但是平安好医生与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

 

电商出身的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更多的是做“卖药”的生意。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商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88.4%、88.8%、87%及87.6%;同期阿里健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9.5%、79.8%和79.7%。


线上药房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

 

在线上药房的细分赛道里,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仍有较大分歧。数据显示,京东健康销售收入大部分来自非药品销售,包括成人用品、美瞳、计生用品等,占比常年在七成以上。而阿里健康药品类销售一直是销售收入的大头,2020上半财年占比达到61.7%。

 

相比之下,平安好医生更多强调“医疗”属性。平安好医生主要有在线医疗、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互动四大业务线。虽然提供药品销售的“健康商城”业务是平安好医生最主要的营收贡献力量,但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明显低于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在2020上半财年占比仅有55%。


平安好医生的业务占比

 

平安好医生与电商系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区别是先天基因决定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都有大量与母公司相关的关联业务,并且通过后者进行导流。阿里和京东的电商属性,让其导流来的用户更多对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期待“买商品”,表现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即买药。而平安集团的保险和银行基因,让其导流的用户更多期待“买服务”,体现在平安好医生身上即希望获得健康服务,包括在线问诊、健康咨询等。

 

平安好医生的主要业务紧紧围绕着“看病”这一要点。如何让“隔屏看诊”切实有用,而不仅仅成为炒作的噱头?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合作医生是关键。

 

从三家公司的合作医院和医生数量来看,出身电商体系的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截至今年九月末,阿里健康合作超过4000家二级三级医院,并且与超过3.9万名医生达成合作;京东健康自有医生及合作医生数量更是达到6.87万人。而平安好医生在今年六月末的签约医生仅有5978名。

 

医生水平决定着平台整体医疗质量的高低。平安好医生的签约医生均为三甲医院副主任以上职称。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平安好医生的在线问诊量遥遥领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在线医疗的日均咨询量达到83.1万,是京东健康同期的9倍还多。

 

三家公司侧重不同的经营模式,也预示其未来将迎来不同的成长可能。


 


未来

  

疫情为互联网医疗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流量,这部分流量有多少可以留存?如何保证流量最大限度留存?是互联网网医疗企业统一面对的问题。

 

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仍是电商思维,试图通过高频的“买药”带动用户低频的在线医疗消费。优点是短期规模扩张迅速。数据显示,阿里健康的GMV规模领先互联网医疗赛道,2017财年到2020上半财年,GMV分别为400亿、595亿、835亿和554亿,期间同比增速为48.8%、10.3%和49.7%,京东健康虽然规模略逊一筹,但增速已经处于明显优势。2017年到今年上半年,GMV分别为204亿、297亿、432亿和339亿,其中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速达到71.2%。反观平安好医生是今年上半年GMV同比增速唯一出现下滑的互联网医疗上市公司。


销售规模

 

不过,这种发展模式的缺点是线上药房的用户可能不能有效转化为在线医疗的消费者。数据显示,京东健康数字化营销及其他服务收入占比从2019年末的5.7%下降至今年二季末的5.6%,并且在线医疗业务仅仅在其中占很小一部分。阿里健康的医疗健康服务和追溯及数字医疗业务在2020上半财年同比增速分别为43.3%和30.3%,远低于整体74%的增速。

 

医疗作为非标商品,用户对于平台的信任度可以很大程度影响其黏度,在这一方面,有金融巨头平安集团“背书”的平安好医生,明显比电商巨头站台的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有更大优势。这一点可以从活跃用户数上得以证实。

 

阿里健康依托阿里庞大用户群,在活跃用户上具有明显优势。截至今年九月末,年度活跃用户超过2.5亿。平安好医生活跃用户在2017年明显逊色于京东健康,但从2018年起开始反超,直到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医疗爆发,京东健康活跃用户才再次超越平安好医生。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统计口径并不相同,京东健康统计的是年度活跃用户,而平安好医生统计的是月度活跃用户,如果放大到12个月计算,数值还会有所增长。


活跃用户增速

 

互联网医疗公司对于“卖药”和“就医”的不同侧重,也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主营线上药房业务的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最大的想象空间在于处方药销售。自去年底监管对处方药在线销售“解禁”后,线上药房的经营范围从OTC逐步扩围到处方药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线上药品零售市场将逐步增长,预计2021年院外线上药品零售规模达到870亿,2022年将突破千亿规模,预计将达到1170亿。

 

侧重“医疗”服务的平安好医生将更受益于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的政策。疫情催化下互联网医疗纳入国家医保支付范围的进程正在加快。11月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所有地方政府在年底之前最终确定相关细则,并且明确将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将实行相同的医保报销标准。在此之前,监管层已经发布了多个有关鼓励发展线上医疗服务和相关报销支持的监管文件。

 

截至2020年10月,平安好医生共运营8家自建互联网医院和23家共建互联网医院,同时已在青岛、南宁、福州、合肥、银川和湖北省等七个省市成功获得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报销资格。 

 

注:图表中阿里健康数据均为财年数据,每一财年为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年终盘点:互联网医疗的竞争和机遇
反映在资本市场上是互联网医疗股的持续暴涨。截至12月30日收盘,市值最高的京东健康相比发行价涨114.79%,市值达到4828亿港元;阿里健康相比年初涨幅达到151.9%,目前市值3068亿港元;平安好医生较年初涨64.4%,市值也突破千亿港元大关。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