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徒弟”们都在挣钱了,百度自动驾驶不闹心吗?|| 焦点

发表时间: 2021-12-29 11:59:02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 无冕财经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从百度自动驾驶团队离职的技术大牛们,不少人开启了创业,几乎都聚焦自动驾驶硬件领域,商业化比百度做得还要好。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施燕芬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实习生:黄婷



被养了8年的自动驾驶事业群(IDG),正在被百度逐出家门。


12月20日,据腾讯《深网》消息,一季度IDG全部转入百度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一些商业化部门需要制定并完成年度营收指标,并且将年度营收指标与成本挂钩。


过去,百度一直为自己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寻找落地场景,但并未受到车厂重视。今年,百度下场与吉利合作造车,组建了集度汽车,预计2023年量产;同时,百度也提速了自动驾驶网约车平台萝卜快跑,预计2025年实现盈利。


也就是说,从百度研究院学术殿堂走出的IDG,投入10年以上,才能学会商业化。


但那些从IDG离开的人,已经走在了前头:地平线将几十万片自动驾驶芯片塞进上汽、长城、理想等汽车的车座里;禾多科技的自动泊车系统比百度更早装到了威马汽车;白犀牛为永辉超市、叮当快药造了末端即时配送无人车……


乱拳打死老师傅,徒弟们已经在享受时代的红利。


拓荒者出走


2015年5月,被视作“百度自动驾驶发起者”的余凯离职,带领一批百度杰出工程师创办了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


余凯曾一手创办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并主导百度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此时距离百度正式布局自动驾驶才刚过两年。


车云网认为,在一些人看来,余凯在百度第一个把自动驾驶项目做起来,使得国内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创新生态,相当于是播下了革命火种。


余凯为百度吸引了很多人才,其中接任研究院的吴恩达就是他找来的。


百度发布内部信宣布吴恩达入职,当天,就有六个人工智能专家通过邮件向百度表达了加入的意向,而这些人都是百度之前多次接触却没拿下的牛人。


灵魂人物离开,IDL实验室崩塌得很快


雷峰网曾报道,在余凯离开之前,IDL内部项目的推进阻力越来越大,最明显的感受是,拿不到钱和资源了,大家都不知道该做什么。


倪凯、顾嘉唯等人紧随余凯的脚步离开了百度,他俩也曾是“少帅计划”的一员。


倪凯、余凯、顾嘉唯都曾在百度任职。


IDL成立之初,人才和技术最缺乏,因此启动了“少帅计划”,吸引更多年轻的技术天才。“少帅们”还有机会获得“百度天使投资”,自主内部创业。


但事实上,“少帅们”都没能在百度内部创业。


反倒是出走后,倪凯创办了禾多科技,聚焦高速公路和代客泊车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顾嘉唯成立了物灵科技,专注于智能机器人。


另外,鲍君威(曾任百度硅谷研发中心计算基础设施负责人)、李义民(曾任IDG传感器团队技术负责人)共同创立了激光雷达公司Innovusion;张天雷带着他清华大学的同学、同时也是百度的同事李博、何贝,创立了专攻无人驾驶卡车赛道的主线科技。


百度云计算与大数据负责人朱磊则先后创立了两家公司,一家是蘑菇车联,做Robotaxi、Robobus、自动驾驶清扫车、巡逻车等城市智慧交通方案,一家是白犀牛,做末端即时配送无人车。


他们离开后大多都专注于自动驾驶硬件细分环节,余凯的离开基本上标志着百度IDL的硬件研发划上句号。


“徒弟”摘果


商业化的节节退败,令百度很难支持少帅们在内部创业。


2015年,百度研究院分离出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由王劲负责。王劲对外宣布,百度自动驾驶汽车要“三年商用、五年量产”。


彼时,百度自动驾驶经过两年的技术研究,认为商业化的转折点要来了。


因为一年前,宝马已经和百度签署合作协议,要在为期3年后的合作项目结束后,展示可在中国市政道路行驶的宝马高度自动化驾驶车型。但在项目还差10个月快要结束时,双方终止了合作。


正是在与宝马合作期间,余凯、倪凯相继离职。与宝马合作失败的第二年,王劲也离开百度,和同事韩旭、陈世熹创办了景驰科技,对标百度打造L4级别无人驾驶方案


新上任的陆奇提出了Apollo计划,对外出售百度在地图、云计算、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与车厂合作造车。


但车企们兴趣缺缺,除了有百度注资的威马外,其他车企的量产车辆对外宣传都没看到有百度的身影。据财新报道,某国内一线车企仅仅是使用了百度地图,就被列入合作名单。


一年后,陆奇也离开了百度。


反而,一些从百度离开的创业公司也加入了百度Apollo生态伙伴,例如地平线、白犀牛、主线科技、Innovusion等。


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装车的趋势,地平线、Innovusion等坚持做智能汽车供应链的公司,迎来了自动驾驶发展的机会。


地平线将几十万片自动驾驶芯片塞进上汽、长城、理想等汽车的车座里,最新一轮估值达到50亿美元。


Innovusion获得来自顺为资本、蔚来资本等投资,估值达到3亿美元。



百度还有多大机会?


从股价上看,百度自动驾驶是支撑百度市值的重要业务,但在公司内部,自动驾驶的重要性仍然漂浮不定。


百度在首次商业化触礁后,曾尝试将自动驾驶业务拆分出去


在经历了血友病吧、魏则西事件等舆论风波后,李彦宏引进陆奇。陆奇大刀阔斧,将百度的业务整合到AI线上,并亲自带队自动驾驶。一年后,陆奇离开,自动驾驶由李震宇负责,但在汇报关系上,李震宇并非与其他事业部一样向李彦宏汇报。


彼时,分析人士认为,百度将自动驾驶的重要性降级,呈现出分拆的趋势。那一年,李彦宏曾表示,“当无人车业务需要更多的资金和合作伙伴的时候,可能考虑要拆分”。


事实上,自动驾驶事业部在百度的地位一直不高。百度无人车项目还由百度研究院主导时,百度研究院负责人吴恩达汇报的对象是王劲。等到了自动驾驶事业部成立之后,吴恩达的汇报对象才是李彦宏。


今年,IDG负责人李震宇转为向李彦宏汇报,但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内部架构调整。


一季度,IDG全部转入百度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一些商业化部门需要制定并完成年度营收指标,并且将年度营收指标与成本挂钩


9月,负责百度云to B业务的储瑞松轮岗至IDG,将IDG原车联网事业部也分拆重组。


原车联网事业部更改为智能汽车事业部,并新设交付相关业务部门。原车联网事业部内负责项目交付工作的团队拆入新交付业务部。部分商业化团队拆入GTM部门(即商业部),原先直接向李震宇汇报的原车联网事业部总经理苏坦,则改为向储瑞松汇报。


也就是说,在IDG下,储瑞松重新划出了一个商业化部门。


百度IDG最新组织框架,图片来自《深网》。


今年,百度自动驾驶商业化步伐更为急促。


今年Q1财报中,李彦宏首次明确了百度Apollo业务的三种商业模式,包括前装量产车、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共享无人车在内的完整生态。紧随着,百度下场与吉利合作造车,组建了集度汽车,同时也提速了自动驾驶网约车平台萝卜快跑。


但自动驾驶行业早就变了。


自动驾驶发展至今,仍未有企业率先拿到未来无人车的门票,手机厂商也坐不住了。华为、小米先后涉足智能汽车系统、汽车制造。


传统车企也醒悟要升级。今年7月,上汽董事长陈虹表示,“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好比又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


 “吉利不会全心帮助百度,仅仅是一个试错的方向,百度想做成,就得走一遍蔚来的路。”相关分析人士认为。


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徒弟”们都在挣钱了,百度自动驾驶不闹心吗?|| 焦点
从百度自动驾驶团队离职的技术大牛们,不少人开启了创业,几乎都聚焦自动驾驶硬件领域,商业化比百度做得还要好。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