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泰康抛售阳光城!险资撤离大势已定,投资地产还有机会吗?

发表时间: 2021-12-30 11:35:02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 野马财经

浏览:


险资誓要将“减仓”进行到底。


作者 | 卢泳志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本文约3493字,阅读时长约10分钟


在2021年的最后十天内,险资在地产行业频繁“减仓”,这也成为了这一年来险资对待房企“态度”的缩影。

 

12月27日,泰康人寿及泰康养老以9.36亿元价格转让阳光城7.41%股份予泰禾建材。转让后,泰康人寿、泰康养老及泰康资产管理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合计持有阳光城4%。


图片来源:企业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具体泰康入局阳光城仅一年多的时间。去年9月,泰康以6.09元/股,持有阳光城5.55亿股,耗资33.78亿元。而此次股份转让的单价为3.05元/股,股价跌去一半。按此计算,泰康成功套现11.9亿元,但却亏损了11.86亿元。

 

当初入局时,双方曾签订对赌协议:阳光城须在2020年-2024年实现不低于15%的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且累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340.59亿元,并在随后的2025年-2029年期间,分别实现5%-10%的业绩增长,如果业绩未能达标,则须对泰康进行相应现金补偿。


实际上,在此之前,泰康与阳光城的“分手”已经初露端倪。


10月29日,阳光城发布三季报,其营收同比下降18.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同比下降274.27%。


当时,来自泰康的董事陈奕伦、姜佳立对《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投反对票,理由为对于阳光城三季度表现的公司经营恶化,需要得到管理层合理解释。

 

不过,在合作期间,泰康通过自身资源协同,给予了阳光城充分的支持。2020年4月,阳光城控股股东阳光控股与泰康保险再次签订战略协议,约定在环保、教育、地产、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入的合作。


阳光城方面表示,在房地产市场整体遇冷的背景下,公司尊重股东的决定,未来将与新进股东通力合作,共同渡过短期流动性危机。

 

险资集体撤离房地产


险资撤离地产行业并不罕见,今年以来,多家险资频繁减持地产企业股票。

 

在泰康减持阳光城之前,12月24日,金融街公告披露,大家人寿合计减持公司3510万股,减持比例1.17%。权益变动后,大家人寿所持金融街股权下降至10.11%。

 

在此之前,大家人寿已于今年9月和11月先后两次减持金融街股份。


图片来源:大家保险官网

除金融街外,大家人寿还于近期减持金地集团股份约2.26亿股。减持完毕后,大家人寿所持金地集团股下降至5.43%。

 

这是今年大家人寿第六轮减持金地集团,此前大家人寿先后于9月、10月、11月、12月接连减持金地集团股份,持股比例由9月减持前的20.43%一路降至5.43%。

 

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险资抛售地产的一个缩影,“撤离”房地产似乎成了险资共同的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大家人寿、君康人寿、和谐健康、华夏人寿、阳光人寿等险资抛售地产股份,而万科、招商蛇口、首开股份等头部企业都成为了被减持的对象。


 

总体来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仅有13只地产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出现险资身影。

 

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近两年虽有部分险企出于业务协同考虑配置地产股,但总体配置比例不高,A股也没出现过险资密集举牌地产股的“盛况”。随着地产行业监管趋严,险企对持有地产股更为谨慎,持续减持也就不难理解。


从一拥而入到择优而取


提起险资和房企的合作,要追溯到2012年,当时一系列保险资金运用新政出台,放开了险资的投资渠道,房地产作为优质标的,一直备受保险资金的青睐。


于是,以中国平安为首的大批险资先后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各大房企的股东,“保险+地产”似乎成为最佳拍档。


2015年4月,中国平安斥资63亿港元入股碧桂园,成为碧桂园第二大股东;同年11月,中国平安认购朗诗绿色地产3.27亿股新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同月,中国平安联手绿城和中交集团以57亿元拿下门头沟一宗土地。


除了中国平安,其他险资也在积极进军地产。2015年4月,生命人寿全资附属公司深圳富德向佳兆业深圳公司提供13.77亿元贷款;2015年12月,中国人寿为远洋地产第一大股东,占股29.3%,同期安邦入股远洋地产,持股20.5%,成为第二大股东。

 

截至2016年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险资身影的上市房企高达36家。其中,万科、金融街、招商蛇口、保利发展、金地集团、首开股份、泰禾集团等知名房企均在其列。


 

到了2019年,险资进入房地产企业又形成了一波小高潮。

 

2019年,新华人寿定向增持中国金茂,持股9.18%位列第三大股东;2019年12月,太保寿险获得上海临港5.33%的股权成为第四大股东。

 

2020年1月,太平人寿获得大悦城控股6.61%的股权,成为第三大股东。另外,横琴人寿、百年人寿一度挤进首开股份前十大股东;阳光保险进入金科股份,持有4.98%的股份。


 

进入2021年,地产行业急转直下,“逃离”成为主旋律。但险资对房地产的投资并没有全线收缩,而是改变了投资逻辑。


12月24日,泰康人寿斥资5.11亿元接手华侨城上海项目公司50%股权。在同一天,中国人寿与中国中铁等成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双方均认缴出资150亿。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平安人寿计划以不超过330亿元收购凯德6个来福士广场的部分股权;平安信托以43亿元将黄浦区的商办项目歌斐中心收入囊中;和谐健康斥资90.57亿元投资位于北京的SK大厦;中国人寿与远洋集团订立金融框架协议。

 

通过今年险资加码地产的案例不难发现,险资布局地产已经从过去“一拥而入”变成了“择优取之”。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如何通过投资房企来获得稳定收益,成为当下险资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的问题。要着重把握国家相关政策方向,选择优质标的,强化投前项目的审批和风险把控。



险资投资地产还有机会吗?

 

进入2021年,房地产监管持续加码,融资渠道受阻,销售不畅导致一批房企相继爆雷,特别是某些头部房企出现债务违约后,房地产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年房企累计违约债券规模超过500亿元,10余家上市房企的信用评级级别或评级展望被接连下调,这无形中增加了险资持有房企股份的风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投资地产的险资开始被套牢,甚至出现亏损。为了及时止损,选择减持房企股份成为险资的共同选择。

 

另有分析称,这其中有应监管诉求的因素在内。中国银保监会于2020年11月发布的《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到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标的企业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等。未来在市场趋势未出现明显改变下,保险资金为代表的投资者将更看重房地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持续的盈利能力。

 

以大家人寿频繁减持金地为例,与其盈利能力走弱有直接关系。

 

据三季报显示,金地集团录得营业收入约196.1亿元,同比下降4.64%;归母净利润约14.84亿元,同比下降26.19%。稍早前的中期业绩报告,金地集团多个核心利润指标也处于下行状态。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金地集团归母净利润为18.25亿元,同比下降38.79%;毛利率为17.36%,较去年同期减少19.61个百分点。


 

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险资从房地产撤离是为了规避风险,险资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具有的前瞻性和稳定性,如今动身立场,确实应该引起人们关注和思考。

 

以另一家钟情于地产股的保险巨头中国人寿为例,它已连续5个季度减持万科A,持股比例从2.16%降至0.73%。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长期投资者,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变化及导向,在权益配置上进行前瞻性布局。”

 

不过也有一种比较乐观的看法,对于险资的立场,地产人首先应持有平常的心态观察,市场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且险资能够从容立场,本身说明还有资金看好地产行业,并且还有大量的险资仍然投资于房地产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抛开信用风险,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未来配置地产股收益将呈下行趋势,险资需要关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其他产业投资机会。


您觉得险资投资地产还能迎来“第二春”吗?欢迎留言评论!



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泰康抛售阳光城!险资撤离大势已定,投资地产还有机会吗?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大家人寿、君康人寿、和谐健康、华夏人寿、阳光人寿等险资抛售地产股份,而万科、招商蛇口、首开股份等头部企业都成为了被减持的对象。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