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印20万亿鼓励生娃,任泽平不获诺贝尔奖天理难容!

发表时间: 2022-01-11 10:32:03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 智谷趋势

浏览: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智谷趋势”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暴雨


任泽平,还是“免开尊口”为好。



为中国生育大业操碎了心的他,破天荒地提出了“印钞生娃”的大招,直接建议央行每年印钞2万亿鼓励生育,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


10几年前的4万亿“大放水”还没消化完,现在每年一波2万亿,怕是要水漫金山寺了吧?


如果多印钞有用的话,那津巴布韦已经是宇宙第一强国了。


真不愧是“最贵经济学家”,我差一点以为中国印钞机的开关就在他手里了。


我严重怀疑,任首席,还保留着对恒大的“忠心”,这一招不是“救国”,是救恒大的吧!


他还提出,一定要抓住75-85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不要指望90后、00后。


后半句太对了,前半句错得离谱。


最年轻的85后已经37岁了,已是高龄产妇的年纪了。鼓励高龄产妇生娃,真是一肚子“坏水”啊。


“任泽平式”哗众取宠,大可不必。





中国谁最有希望拿诺贝尔奖?


我觉得是任泽平。


全人类的繁衍生息,千年大计,居然被任大师找到了长青“药方”,简单的四个字——印钞生娃。


这个发现的重大意义,不亚于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也不亚于罗伯特·爱德华兹的试管婴儿实验。


毕竟,“低生育率陷阱”,不仅关乎14亿中国人的未来,更关乎全球多个发达国家的未来。


而且吧,印钞这件事,操作比任何一个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实验都简单,各个国家的都轻车熟路,堪称十级技工水平。


不过,任大师应该拿哪个奖项呢?


恐怕文学奖会比较适合。他这份《中国生育报告》所提出的建议,可谓是脑洞大开,似乎深得莫言魔幻现实主义的真传:



央行印2万亿是怎么测算的?


任泽平解释说,OECD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鼓励生育相关的家庭社会福利支出占GDP比重2%-3%,中国GDP110万亿,所以鼓励生育基金应该是2万亿,至少。


注意,是每年多印2万亿用于鼓励生育。


他还十分“体贴”,知道政府、企业和家庭的钱袋子都紧巴巴的,他说由央行印2万亿,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没钱、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


但印钞机的开关交到任大师手上,恐怕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稍微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一摁下去,究竟是天降甘霖,还是水漫金山寺,还真不好说。


微博网友@历史的进城 就说了,印钱的本质上就是征税,让不生娃的群体来补贴生娃的群体。


如他(任泽平)所说,央妈新增2万亿基础货币,以2021年货币乘数高点7计算,那么到M2就要新增14万亿。相当于2021年11月末235万亿的M2总量而言,这个建议就是相当于对全民征收了一笔6%的生娃税。


说白了,就是全民掏钱,为生育者买单呗,变相收“单身税”


更可怕的是,印钞机一开,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啊!


别忘了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中国“4万亿配套”带来的后遗症,花了10多年都没消化完,如果每年要大放水2万亿,10年20万亿,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以后出门买个东西1000块起步,房价涨到一千万,工资还是五千块”


“格局小了一些,直接印1万万亿人民币,我们的收入不就世界第一了吗?”


“全国十四亿人民1人印两万亿算了,然后大家都失业在家生孩子玩,我宣布第一届全国生孩竞赛现在开始,标准为生孩子速度和数量,第一名奖励十亿元”



网友们这些评论可不是危言耸听。


20万亿真涌入市场,一个搞不好,未来我们买个包子都得百元起步,真让对岸“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嘲笑成真了。


那对于价格敏感的年轻人,岂不是更加不婚不育,直接躺平了?


生一个娃补贴40万,补贴力度虽然在目前各地的生育补贴中是最大的了,但也没法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毕竟,网传的十大城市育儿成本,北京就得276万元,上海要247万,深圳要216万,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补习班。



更不要说,北上广深,6W起步的房价了。


何况,印钞和生育率的关系,还有待考究。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在微博表示,海外经验证明,印钱和生育率没有关系,设立专项生育基金也是徒劳。日本疯狂印钱至今,越印钱,收益率越低,生育率也越低。



任大师这手段,可不怎么高明。


看看上市公司大北农,鼓励优育,一出手就是生第三胎奖励9万,加上第一、二胎,总共能拿到18万补贴。


企业掏钱请生三孩,这才是社会财富再分配嘛!一点也不给普通老百姓添乱。



相信在“共同富裕”的旗帜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向大北农看齐的。




所有90后、00后,都要鞠躬感谢任泽平。


是他,以一己之力,把“催生催婚”的炮火,从90后、00后身上,引向了75年-85年的这批人。


今年春节回家,长辈们再催婚催生,90后大可光明正大地反驳——经济学家都说了,生孩子不要指望90后和00后,一定要抓住75-85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


只是,所谓的时间窗口,跟“鬼门关”又有什么差别呢?


众所周知,女性超过35岁就高龄产妇了,最年轻的85年女性已经37岁了,流产率超过了20%,最大的75后47岁了,流产率超89%。


鼓励37-47岁的女性做高龄产妇,跟谋杀又有什么差别呢?



也难怪自媒体牲产队“恶毒”地猜想:如果女方丧失了生育能力,难道男方再去找一个30多岁的小情人去生吗?……


75后-80后,可能是中国最苦逼的一代了,被逮着死命薅羊毛。


魏武挥在《80后,最艰难的一代》文章里写到,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好处。50后60后有财富平均、改革开放创业黄金时代、福利分房,70后有公费教育包分配、低房价,90后00后有享乐主义个性人生。


80后有什么呢?


80后自己出生的时候,是计划生育最严格的时候,突然就独苗了。

读书赶上扩招,大学毕业又开始不包分配了。

好不容易找个工作,取消福利分房了,谈个对象准备结婚买房了,赶上市场经济高潮,房价已经站上珠峰了……


更关键的是,60后、70后都赶上了中国造富潮——股市和楼市爆发,而75后、80后与发横财的几次机会都失之交臂,财富积累有限。


还要被硬生生掰开嘴,把高房价这味“避孕药”生咽下去,连水都不给一口。


这批老实人,还没消化掉“避孕药”,“二孩”政策来了,他们被逼着第一批冲锋陷阵,转眼“三孩”政策来了,冲锋陷阵的还是他们。


你把他们当驴使的吗?


有考虑过他们还拖不拖得动“石磨”吗?


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正好在这几年进入退休期,再加上长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上有8老等着养老看病;


作为35岁后的一批职场人,他们动不动就是“996”、“007”,平均工作10多个小时。


还被视为“啃司族”、“寄生虫”,“裁员潮”来的时候,最先被优化掉的就是他们


……


有一种悲哀,叫四世同堂,上有8老,下有3小。



在当下,生育就是一块铁板,可以软着陆,不能硬来,否则谁踢谁断脚指头。


你看看前阵子,吉林为了鼓励生育推出最高20万元的婚育消费贷款,“剑走偏锋”被网友骂上热搜:


“这是含着欠条出生的孩子”


“传宗接代,贷贷相传”


“世上已经有法拍房了,还会不会出现法拍娃?”


“有钱穿貂,没钱养娃啦?”


有的人出生就是富二代,有的人出生就是“负二贷”


……


还有各地争先出台的“生育假”政策,也引起了社会对女性会面临的职场歧视的担忧。


今天半月谈就发文章称:防范“生娃即失业”,不能仅算假期账。


任泽平这“馊主意”也没少被冷嘲热讽,有人想把“生育主任”的牌匾刻在他脑门上。


不过,不管“任泽平式”建议有多荒谬,但他有个观点是对的——不要指望90后、00后生孩子!


90后和00后不要说生二胎或者三胎,很多人甚至连结婚都不愿意。


从2013年起中国的新婚登记人口人数也是一年不如一年,2020年年新婚登记人数只有813万对。离婚率却是一年比一年强了。



别说结婚了,甚至90后、00后认为,搞钱比谈恋爱更重要。



你看看这单身大军越来越壮大:2018年中国的单身成年人口还有2.4亿,其中处于独居状态的就有7200万人,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据涨至9200万人。


既然90后、00后只想搞钱不想生,75后85后年纪太大没法生,中国的生育靠谁拯救呢?


怎么看这任务似乎都会落到前阵子网传的党员干部身上。



这个群体政治觉悟高,责任感强,而且处于生育年龄的数量足够大。


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超过9500万,其中35岁以下党员就超过2300万。如果35岁至40岁这批也努努力,增加一千万应该不算难。


(图源自微博)


但生与不生,属于基本人权,不能强迫人沦为生育工具,但也不要阻止真想生的人生不了。


在大城市里,有许多高净值女性,她们独立、自信、财富自由,希望有自己的孩子,却不想被婚姻束缚。


如果国家能为非婚生育排除障碍,对非婚生子女的落户、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公平的权利和保障,相信会有一波生育反弹。


说白了,生育率能不能反弹,看的是这个社会的生育友好度。



印20万亿鼓励生娃,任泽平不获诺贝尔奖天理难容!
实际上,生育率能不能反弹,看的是这个社会的生育友好度。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