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巴菲特囤万亿现金,郁亮提“黑铁时代”:他们在害怕什么?

发表时间: 2022-02-15 11:08:53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 观点

浏览:


很多事情已经来了。



1

马斯克的预言,巴菲特的钱



2021年最“飘”的男人马斯克,在新年的开端,又搞出了一个大新闻。


很多人都知道马斯克是科技狂人,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一度登上世界首富宝座后,他对经济领域的“唠叨”也开始多了起来。


年初,马斯克就提出对经济危机的担忧。他在社交网站上称:全球有936家独角兽公司,恐怕很难度过接下来的经济危机。更关键的是,面对网友的提问,他还做出了大胆的预测——


下一次经济危机,可能在2022年春夏季或在2023年之前某个时间到来。



作为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和网红,马斯克的这番“大嘴巴”言论引起了大众的关注。有人说,这是马斯克一贯的“危言耸听”,在此之前,他还曾说出“太阳膨胀或使地球所有物种灭亡”、“AI将威胁人类文明”等夸张的话语。


也有人说,马斯克之所以这样说,是在酝酿一场“投机”,趁机收割全球资产。资料显示,仅从2021年11月份以来,马斯克就已经从各个地方套现了超过150亿美金。


一旦经济危机真的到来,他很可能趁机低价扫货,然后坐等资产价格上涨。


还有人说,经济危机的爆发,将加剧人们对现有金融体系的不信任,很可能使得大量资金涌入加密货币市场避险,从而推动加密货币的价格,而马斯克恰恰是加密货币的忠实粉丝。


众说纷纭,除了马斯克本人,恐怕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意图。但经济危机到底会不会来,我们或许可以看看顶级投资大佬的动作。


时间回到3个月前,2021年11月,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披露了最新财报。从业绩上来看,这份报告并不理想:报告期净利润同比下滑66%。


但有一个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


截至2021年三季度,伯克希尔的最新现金储备达到创纪录的1492 亿美元(约人民币9490亿元)。



业绩“翻车”,手里还攥着上万亿的现金,老爷子到底在想什么?


在过去的两年,大环境的宽松催生了虚拟资产的泡沫。美国三大股指不断刷新着历史新高,投资者们欢呼雀跃砸钱进场。有人曾做过一个统计,画出了美股六大巨头,苹果 + 微软 + 谷歌 + 亚马逊 + 特斯拉 + 脸书,各自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的数据图。


在2020年,这些企业的赚钱能力加速提升,尤其是特斯拉,造车的毛利率一度超过了30%,创下了车企的记录。与此同时,比特币、SPAC、元宇宙……五花八门的概念也经历了一波疯狂的上涨。



但在这样的狂欢盛宴面前,被称为一代“股神”的巴菲特,却不去买股票,反而囤着越来越多的现金?


事实上,能够纵横投资市场60多年并保持高回报,巴菲特绝不是凭运气。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每隔10年,巴菲特就有一次经典操作:


1974年,美国经济走向低迷,标普500指数暴跌26%,道指暴跌40%,巴菲特逆市买入“华盛顿邮报”股票,10年后收益率近21倍。


1987年,美股出现暴跌,巴菲特大量买入可口可乐,10年后盈利超10倍。


2008年前后,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海啸,道指跌幅高达54%。巴菲特大举买入高盛、通用电气,短短半年之内狂赚100亿美元……


这正是: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这一次,巴菲特手握天量现金,同样像一个老猎手,在等待着猎物并伺机而动。


他正准备干票大的。




2

地产“黑铁时代”背后



在狂热的市场面前,依然顶着质疑攥着巨量的现金,巴菲特嗅到了什么?


我查了一下美国的部分经济数据,它们的通胀已经来到了40年来的高点。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过去一年,美国进口食品、燃料和工业零部件价格上涨了10%以上,这是自2007年以来最大的涨幅。


美国之外,过去一年,全球油价上涨超过55%,用于汽车和航空航天工厂的镍价格上涨了27%,咖啡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物价上涨,但人们的收入却没有多大变化。我举一个国内的例子,你也许能更清楚。


华泰证券曾做过一个统计,综合来看,目前我国房地产贡献了约20%的GDP、约40%的财政收入、约20%的社融存量、构成约60%的家庭资产。



这个十万亿级别的市场,足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形势。但就是这样一个“支柱”市场,正经历着史上最冷的冬天。


2022年2月11日,一份名为《郁亮在万科2022年会上的总结发言》流出。作为整个行业最“顽强”的头部企业之一,万科喊出的口号有点吓人:


房地产行业进入“黑铁时代”……今年是背水一战的一年,要么死、要么活,没有中间状态。



虽然有点吓人,但郁亮的说法倒也并不算夸张。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头部房企销售额均值同比下降23.1%,典型上市房企1月份业绩几乎全线下滑。


对绝大多数房企来说,这的确是一场生死之战。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是严厉的调控。毕竟过去的2021年,楼市调控高达651次,平均一天近2次。


但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供需结构失衡了。


根据此前黄奇帆的数据,全国32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房地产投资连续多年占GDP60%以上的有5个,占40%以上的有16个,显然偏高。


另一方面,除了一二线城市是供不应求,绝大多数城市的房子都是过剩的,有些城市的库存甚至三四年都卖不掉。如果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的房屋总量已经达到700亿㎡,足够30亿人居住。


加上基础设施、实体经济、工商产业没跟进,又会出现大量的“空城”、“鬼城”。



一个更经典的数据出现在2020年3月,CPI涨幅在3%以上,而房租CPI 同比分别下降-0.2%和-0.3%,创下有数据以来最低水平。20个大中城市里,有17个城市房租出现下跌。


这种房价与房租背离的情况,背后是一个朴素却扎心的现实——


房价取决于有钱人,房租取决于普通人。


换句话说,房价反映金融杠杆,代表富人购买力;而房租反映真实收入,代表穷人的购买力。


疫情以来,尽管全世界央行都在大放水,疯狂印钱,但大水的流向是不均匀的。


这一点,有一个最新的信号:


2022年1月份,M1增速为“-1.9%”,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意味着什么?通俗点来说,大家手里的现金变少了。放水这么久,大家领到钱,却转头存进了银行,而不是拿去振兴实体经济。


手里没钱,不敢乱花,更不敢加杠杆买房子。这就是当下的真实现状。



3

危机来了吗?



提到经济危机,很多人会想到中学历史课本上的一个例子:


1929年美国大萧条期间,“垄断资本家宁可将牛奶倒入河中也不愿救济穷人”。在这段文字旁边,还配了一张美国人倒牛奶的照片。



在老版课本的语境中,这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周期性的“生产过剩”。言外之意是:


这么多穷人失业挨饿,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资本家却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给穷人喝。


但事实上,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个故事有2个误区。


第一,历史课本中痛斥的“垄断资本家”其实是濒临破产的小奶农。

第二,在当时的情况下,把牛奶倒掉几乎是唯一的办法。


1929年,威斯康星州63%的土地是农场,而农场中有71%是奶牛养殖场。


牛奶的产能明显过剩,大萧条到来后,全美农产品出售价下降了近50%,卖一斤亏半斤,奶农一度濒临破产。


当时,摆在奶农面前的路有三条:


将牛奶保存四年;继续降价销售牛奶;把滞销牛奶倒掉,甚至把奶牛杀掉。


在灭菌处理技术低下、奶农即将破产的背景下,前两种方法都不现实。


有人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牛奶送给穷人呢?


很多人对畜牧业没有了解。这些养殖场大多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要把牛奶送到城市,得包装、得运输、得储存……这些,都是不菲的开支。


更重要的是,真有这样的慈善家,那会把整个牛奶市场坑死。大家都有免费牛奶喝了,谁还会去花钱买?到最后,牛奶厂倒闭,工人失业,只会把经济带向更差的境地。


实际上,“奶农倒奶”的场景不仅出现在美国。例如,2015年1月,江苏丹阳由于牛奶滞销,有奶农每天要倒掉1300斤鲜奶。



再比如,很多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出现滞销,也只能让它们烂在地里。


说到底,价格高于市场出清价格,就会产生过剩。倒牛奶,和“资本主义”无关,是出于成本控制考虑。


但这也确实是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之一。从定义上来看,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过剩。当然,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不是大家都有牛奶喝,而是很多人都买不起牛奶。


在经济学里,这叫做结构性失衡流动性紧张。供给大于需求,出现过剩,是因为很多人买不起;之所以买不起,是因为流动性紧张——手里没钱。


在世界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大的经济危机,基本上都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和流动性紧张的情况。


1637年郁金香泡沫破灭、1857年美国货币危机、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1973年石油危机、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产生过剩的东西也许不一样,但原理都差不多。



所以,判断经济危机有没有来,可以就看一点:有没有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和流动性紧张。



4

尾声



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固有观念里,危机的到来是有信号和“枪声”的。


他们等待着一个声音告诉他们:危机来了,快做好准备。


但实际上,危机往往在无声中到来,等别人告诉你的时候,危机往往快结束了。


前阵子一个朋友长了智齿,去诊所拔牙,医生打完麻药后,提示他可能有点痛,要等麻药缓一缓,然后继续和他闲聊。几分钟之后,他以为麻药生效开始拔牙了,但医生告诉他:已经拔完了。


很多事情已经来了,只是你没有意识到。


巴菲特囤万亿现金,郁亮提“黑铁时代”:他们在害怕什么?
"手里没钱,不敢乱花,更不敢加杠杆买房子,这就是当下的真实现状。 "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