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信息量巨大!郭树清再谈楼市,态度有重大变化

发表时间: 2022-03-04 10:34:54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 深蓝财经

浏览:

来源 | 深蓝财经

作者 | 杨波


今年以来楼市“暖意十足”,寒冬已然过去。


就在昨天,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最新表态,信息量很大,耐人寻味。郭主席表示,“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扭转”。同时,不希望房地产价格“调整得太剧烈”。


郭主席的最新表态,隐含了什么信息?



1


最新表态“不寻常”



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2021年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得到控制,宏观杠杆率下降大约8个百分点,金融体系资产扩张恢复到较低水平,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扭转。



他还提到,楼市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目前房地产的价格做一些调整,需求结构产生一些变化,对金融业来说是一个好事,但是不希望调整得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得太大,还是要平稳的转换。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之所以取得“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根本扭转”的成果,主要是最近两年的几大组合拳同时发力,包括“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土地双集中管理等。郭主席的表态,意味着过去一年的严格调控卓有成效,风险释放了,现在可以“松口气了”。



2


三年表态回顾



作为中国银保监会主席、央行副行长,郭树清每一次公开表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风向标”意义,令人寻味。


2019年6月13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指出,“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和维持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凡是靠投资、投机房地产来理财的居民企业,最终都会发现,其实都很不划算。”


这是一次“非常严厉”的喊话,是作为监管当局对楼市发出的一次预警。主要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风险。对于依靠“高杠杆”扩张的开发商和依靠过度负债的“炒房客”,相当于一次严厉的“警告”。因为这预示着可能的“融资环境收紧”。


聪明的开发商,从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着手降低负债,降低杠杆,降速发展。不过,还是有一部分开发商,乘势而上,继续疯狂扩张。


2020年8月16日,郭树清在《求是》杂志上发布署名文章,首次提及“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最大的灰犀牛”。他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实质性突破,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


4天后,重磅政策出台。2020年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正式提出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新规,提出“三道红线”。“三道红线”一出,直接卡住了开发商的脖子,由此拉开了“高杠杆”房企“暴雷”的序幕。


2020年12月1日,郭树清发表署名文章,再次提到“灰犀牛”。他表示,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的39%,还有大量债券、股本、信托等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30天后,重磅政策出台。2020年12月31日,央行发布对银行房贷“五档分类”要求。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占比,进行集中管理,也就是房贷“五分档”控制。限制银行及金融系统流入房地产贷款领域的资金额上限。


由此,房地产金融监管正式形成“三道红线+五档分类“金融调控格局。开发商、银行、投资客,都被“限制了”。


2021年3月2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郭树清再次强调: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是金融体系最大灰犀牛。


24天后,3月26日,银保监会、住建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严防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2021年全国楼市“急速转冷”。各地房贷额度告急,房贷利率飙升,放款时间拉长至6个月甚至1年。各地银行严查首付来源,除了父母的转款,其他“来历不明”的首付资金,通通拒贷。


楼市进入“急转直下”的调整期。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郭树清再次强调:经过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三年攻坚战,我国多个方面的金融风险都出现了收敛趋势。但是,防范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居安思危,一刻也不能松懈。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回顾最近3年郭树清关于楼市的每次重要表态,都具有强烈的风向意义。



3


预示“还将宽松”?



那么,昨日郭树清谈到,“不希望调整得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得太大,还是要平稳的转换”,是否预示着金融政策“还将宽松”?


我们先来看这两个前提。第一个,房地产“泡沫化得到扭转”,这是有数据支撑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9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为-0.08%,标志着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自2015年5月以来在连续上涨76个月后首次由涨转跌。全国楼市全面下跌,进入冰冻期,泡沫化由此得到扭转。


第二个,房地产“金融化得到扭转”,亦有数据支撑的。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21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2.17万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年末增速低3.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1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9.1%,比上年全年水平低7.2个百分点。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个人住房贷款中90%以上用于支持首套房需求。


2021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01万亿元,同比增长0.9%,增速比上年末低5.2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3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末低3.3个百分点。


经过调整,基本排除了“炒房的”金融需求,楼市回归到“居住”的需求。


由此可见,“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扭转”。


为什么“不要调整的太剧烈”呢?就是“不希望房价大跌”,要“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房地产业GDP同比下降2.9%,建筑业同比下降2.1%。也就是说,从四季度开始,房地产和建筑业对于经济的贡献为负,开始“拖后腿”了。这是“不稳”的直观体现。



但毕竟房地产业还是“支柱产业”,房地产要为经济社会做出贡献。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4季度开始,国家各个层面开始“释放暖风”。尤其去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这标志着国家调控楼市“适度宽松”的信号。


1月20日,央行首次下调5年期以上LPR5个基点,降至4.6%。标志着房贷利率下降空间已经打开。


目前,全国各地房贷利率持续调低。2022年2月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47%,二套利率为5.75%,均较上月回落9个基点;本月平均放款周期为38天,较上月缩短12天。


上海、苏州等多个城市已有银行将首套房利率降低至4.9%了。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但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及去年宏观杠杆率水平有所下降、货币政策发力空间较为充足,今年扔会降准降息,进而带动贷款利率继续下行。


与此同时,开发商的信心似乎也回来了。多地开发商宣布收回折扣,甚至宣布涨价。难道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


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信息量巨大!郭树清再谈楼市,态度有重大变化
郭主席的表态,意味着过去一年的严格调控卓有成效,风险释放了,现在可以“松口气了”。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