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4-07 11:45:27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 无冕财经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罗婉儿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上海回应儿童感染者陪护问题
有银行明确疫情下延迟还房贷
4月6日上午,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该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表示,4月6号起在全市范围内再开展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也就是把前一次筛查发现的阳性感染者转运收治起来,然后再做一次筛查。
会上提到,“在本次检测全部完成前,全市继续实行分区管控。本次检测全部完成后,我们将根据检测筛查结果、社区管控范围等情况,综合研判分析后,再确定后续的筛查和防控措施。”
对于儿童感染者陪护问题,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表示,既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防控规范的要求,也要考虑他们特殊照护的实际需求,对有家庭成员感染的情况采取亲子收治模式,有利于看护照顾;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由监护人自愿申请,在充分了解可能的健康风险并签署告知承诺书后,可以陪护。
数据显示,4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15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199例。其中,吉林确诊973例,上海确诊311例、无症状感染者16766例。
据财新消息,综合通报信息,3月1日至4月3日,上海市累计本土感染者达73299例,已经超过2020年时包括武汉在内的湖北全省。
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介绍,目前全国15个省份已经派出了医务人员38000多人,另外还调集了核酸检测力量238万管来支援上海。
疫情持续,部分人的生计受到影响,一张“因疫情影响,市民问银行能否延缓房贷”的截图在网上流传。截图显示,一位家住昆山的市民称,自己在上海工作,因疫情原因现无法工作,没有收入,每月1日还要还5000元左右的房贷,希望中信银行能够暂缓房贷还款期限或者能够减免半个月房贷。
▲图片来自网络。
据红星新闻,中信银行客服人员表示,因疫情可以申请延迟房贷的政策,目前该银行接到的通知已有苏州、福州、深圳、河北部分地区,“暂无上海、长春等地区。”该客服表示,按照以往经验,可能在未来一周的时间内,上海、长春等地区会有相关政策发布。“我们会根据疫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只是政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报道还显示,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3家银行客服明确表示,“确因疫情影响可以延迟”。另外,包括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5家银行客服表示“没有接到通知”,不过,他们透露,可具体咨询贷款经理及经办网点是否能够办理。
事实上,早在2020年1月,银保监会就下发《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 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华夏幸福联席董事长、联席总裁辞职
会协助公司承担债务重组工作
4月6日,华夏幸福(600340.SH)发布公告,华夏幸福联席董事长、董事、战略委员会委员和首席执行官暨总裁吴向东辞去相关职务,俞建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联席总裁职务。
▲华夏幸福公告截图。
公告强调,吴向东和俞建辞去上述职务后,将继续在公司工作,并继续协助公司承担必要的债务重组工作。
据“地产资管界”消息,去年4月10日,就曾传出吴向东离职的消息,当时网传其将加盟深圳本土开发商鹏瑞集团。“但究竟是直接担任鹏瑞集团总裁,还是以另外形式与鹏瑞集团董事局主席徐航展开合作,包括具体入职时间,目前还不得而知。”一位接近华夏幸福人士还称,目前暂时并无接替吴向东职位的明确人选。
2021年2月1日华夏幸福债委会成立,当时的公告指出,针对2192亿元金融性债务,华夏幸福将通过卖资产回笼资金、现金清偿、债务展期等方式,分批实现债务化解。如今债务重组已获重大进展。
4月1日,华夏幸福公告披露公司债务重组最新进展,华夏幸福已完成签署金融债务重组协议累计约1048.12亿元,已接近拟重组债务总金额的50%,相应减免债务利息、豁免罚息金额共计87.18亿元。
与此同时,华夏幸福还公告称,广阳、永清产业新城将出售给当地城投公司,两笔交易转让款合计为9.18亿元。
此外,据经济观察网,作为重组华夏幸福主体的河北新空港在资金上也取得突破。3月28日,河北新空港与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等7家银行在廊坊的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计获得1000亿元意向合作金。
安信信托实控人高天国病逝
曾因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被拘
4月5日晚,安信信托(600816.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高天国4月4日因病逝世。
▲安信信托公告截图。
公告还表示,上述事项将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但因高天国先生未在公司担任职务,其逝世对公司各项经营和管理活动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安信信托是中国第一批股份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前身是辽宁鞍山信托,成立于1987年,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我国仅有的两家上市信托公司之一。2002年安信信托通过国之杰拿下鞍山信托,国之杰作为控股股东其股份数量为28.68亿股,持股比例为52.24%,高天国为国之杰实控人。
据媒体报道,高天国是四川阆中人,18岁参军,转业后进入位于河南中建第七工程局,做到副局长。下海之后深入房地产业,之后开始涉足信托业,并在金融、百货等各大领域大展拳脚,2019年的其在胡润百富榜上排336位。
但这几年的安信信托危机四伏。
2017年,安信信托以净利润36.68亿元排名行业第二,随后业绩变脸,2018年、2019年、2020年安信信托分别亏损18.33亿元、39.93亿元、67.38亿元。今年1月底,安信信托发布预亏公告,预计2021年公司亏损11亿元,据此计算,从2018年到2021年的4年,安信信托总计亏损136.64亿元。
2020年3月起,安信信托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推进风险化解重大事项的各项工作。
2020年4月,上海银保监局披露,经调查认定安信信托在信托业务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上海银保监局要求安信信托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共计1400万元,为信托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罚单。
2020年6月,高天国因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拘。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因其身患重疾,得以保外住院。
截至2020年年末,安信信托涉及诉讼高达80宗,其中因提供保底承诺等原因引发的诉讼已经达到50宗,涉诉本金184.91亿元,此类存量保底承诺合计余额高达752.76亿元。
据安信信托去年12月公布的信息,上海国之杰持有的安信信托70.36%(20.18亿股)的股份已被冻结,占安信信托总股本的36.9%。
截至目前,国之杰直接负债逾期金额合计约67.45亿元,其中2.98亿元已达成和解;剩余64.47亿元国之杰正与相关方积极协商解决纠纷事项。除上述债务逾期发生诉讼外,上海国之杰对外担保涉诉金额约102.79亿元,其中45.46亿元为安信信托相关业务提供担保。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7月,安信信托发布包括《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在内的多项公告。即安信信托将向上海砥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施非公开发行,募资90.13亿元并用于充实资本金。如今该定增方案已公布超半年,却尚未获得监管批复。
知名券商首席群聊曝光
要求“碾压同行,疯狂轰炸客户”
4月5日,国泰君安研究所某领域首席分析师覃某,对团队成员的“鸡血式”教育在金融圈刷屏。
▲图片来自网络。
曝光的群聊内容包括:要求团队成员往前冲、干业绩,碾压同行,自己做的报告“要对客户疯狂轰炸,一直把客户炸吐为止”;受够了XXX(点名其他券商首席)之流,要把过去几年失去的,加倍抢回来;“以后千万不要说自己工资低,现在对每个人都是绝对的公平,今年开始,如果自己工资还低的话,要么是能力不行,要么是懒,我想不出还有别的原因”等等。
据每日经济新闻,某券商分析师人士表示:“这个聊天记录就是在说赚派点。派点是团队生存的根本。这份聊天记录说明了行业目前的现状,券商分析师为了派点真的很拼,大家现在真是太卷了!”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5日下午,浙商证券研究所组织员工学习覃某的这份对话,并要求全所每人写一份至少300字的感悟,其中提到,“在很多人印象中,一些老牌券商研究所都很佛系,浙商狼性足、天天打鸡血。事实并非如此,当熟睡的狮子觉醒时,我们怎样才有机会……”
老牌券商“佛”于2018年的方正证券“吃饭门”事件。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一资管人士称“另外,不少头部券商这几年强调协同发展,要做‘券业航母’。集团内的公募、资管、理财子公司为研究所带去的交易佣金也不少,分析师只需要做好服务就行。”
公募基金年报披露,2021年分仓佣金最多的中信证券,全年分仓佣金为16.67亿元,但中信证券2021年营业收入为765亿,研究所的营收贡献为2.18%;国泰君安的分仓佣金为7.57亿元(粗略等同于研究所营收),国泰君安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428亿元,即研究所的营收贡献占比仅为1.77%。
而据每日经济新闻,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几年来,证券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对券商的投资研究和主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所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中小券商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环节。
Wind数据显示,证券公司研究分仓佣金收入逐年增长,由2018年的68.3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3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95%。而在过去的2021年,券商分仓佣金收入更是超220亿元。
比亚迪宣布停止燃油车生产
又有新能源车充电起火
4月3日,比亚迪汽车正式宣布,根据其战略发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比亚迪表示,“未来,比亚迪在汽车版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这标志着,比亚迪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
▲图片来自“比亚迪汽车”微信公众号。
据央视财经,已有多个车企发布停产燃油车的时间表,国内车企停售燃油车时间点大多设在2025年,如长安汽车、北汽计划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海外车企则大多在2030年之后,如福特、丰田宣布2030年在中国、欧洲、北美地区实现100%纯电动化。
今年3月底,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中国燃油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2021年传统燃油车市场现存85个品牌,其中34个品牌品牌月销量千台以下;9个品牌消亡。“未来3-5年将有80%的中国燃油车品牌‘关停并转’。”
但新能源车似乎还未挑起大梁,10天内,已发生两起新能源车火情。
3月28日,深圳市龙华区某小区发生火情,一款2019款小鹏G3被烧报废;4月5日,成都一辆网约车自燃,大火将车辆吞没,自燃车辆被证实为爱驰汽车。随后,爱驰汽车公告称,爱驰汽车系统后台收到一辆爱驰U5在充电过程中的热失控报警,本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爱驰汽车将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勘察与分析,并及时公示。
近几年新能源车火情不少。小鹏G3、特斯拉Mode S、比亚迪秦Pro EV等发生过自燃。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澎湃新闻、上海发布、界面新闻、地产资管界、经济观察网、观点、新闻坊、新浪财经、中国基金报等报道。)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