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上海的“清零”时间,定了!迪士尼中国分公司,8家注销了3家;涉嫌垄断,知网被立案调查 || 大件事

发表时间: 2022-05-16 10:15:46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 无冕财经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邓颖茵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上海争取本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5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期全国疫情整体继续呈现下降态势。5月5日以来,全国每日新增本土感染者数均低于5000例,5月12日全国新增本土感染者已降至2300例以下。


他谈到,当前,上海市疫情整体向好,全市新增感染者人数呈现稳定下降趋势。吉林省疫情处于扫尾阶段,北京市近日新增感染者数量有所减少,从高峰日的70多例降到昨天的47例,显示防控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效果,但仍有未处于管控状态的感染者报告,社区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四川广安的疫情尚在发展中,需要迅速进行流调排查和管控。河南、江苏、浙江、江西、辽宁等地疫情渐趋平稳,仍需努力尽快清零。


在5月13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上海争取本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


5月13日,科技日报援引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双聘PI、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余宏杰课题组模拟数据指出,面对奥密克戎,一旦中国选择“躺平”策略,在6个月的模拟期间将出现:267万人次“挤爆”ICU,155万人死亡,其中未接种疫苗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将达74.7%的后果。


目前,疫情仍在国外蔓延。据韩联社援引朝中社13日报道,5月12日朝鲜新增1.8万余例发热病例,包括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内,有6例死亡病例。


自新冠疫情在全球多地暴发以来,为防止新冠疫情输入境内,朝鲜从2020年1月下旬开始关闭边界,并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此次也是朝鲜首次报告在本土发现新冠确诊病例。


值得关注的是,朝鲜还未进行大规模的新冠疫苗接种。根据世卫组织牵头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尚没有疫苗被分配给朝鲜。此前,朝鲜以“担心副作用”、“对运送疫苗入朝有疑虑”等理由,先后拒绝了该计划分配的疫苗。早在2020年,朝鲜“未来”科技网曾发布消息称,朝鲜研制除了一种新冠病毒候选疫苗,但该疫苗是否顺利按成了疫苗研发与临床实验,外界至今一无所知。


目前,朝鲜是否有通过其他途径进口了任何新冠疫苗仍未可知。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在会上强调,要采取紧急措施彻底阻断新冠病毒传播,要加强边界管控,在全国各市县进行彻底封锁,各单位要在闭环状态下组织经营生产活动。


消息传出后,在5月12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表示:中朝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双方有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朝方一直坚定支持中方抗疫,中方对此深表感谢。我们对朝方当前面临的防疫形势感同身受。作为同志、邻居和朋友,中方随时准备为朝方抗击疫情全力提供支持帮助。


知网因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

知网回应:全力配合调查


5月13日下午,市场监管总局消息称,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截图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日前,红星资本局曾报道“中国科学院因千万订购费不堪重负停用知网”一事,引发社会各界对知网是否涉嫌垄断问题的讨论。随后,针对知网是否涉嫌垄断的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反垄断一司作出回应表示:“已关注到各方面反应知网涉嫌垄断问题,正在依法开展工作。”

 

据了解,知网收录的中文学术文献种类与数量、期刊数量以及独家期刊的数量和质量、用户规模及覆盖率、用户依赖程度、市场销售额等均长时间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在学术文献收录和服务协议中设置不公平的格式条款,无论是采购学术文献还是销售知识数字化产品的价格几乎不受竞争约束。

 

综合各方面公开信息可知,知网与大量期刊、高校签订独家协议,限制与其他第三方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平台合作,锁定上游优质学术资源,人为制造知识流动壁垒,使其他竞争者难以与其开展公平竞争,影响知识的分享和传播。

 

此外,知网还通过低价收录、高价出售跌方式获取超高利润,在缺乏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连续多年大幅提高数据库价格,增加用户负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知网上述行为破坏了行管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妨碍了学术文献传播和知识分享,损害了知识创新的生态环境,背离了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初心,

 

在立案调查消息传出后不久,CNKI知网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回应称:今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知网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我们坚决支持,全力配合。

 

此前,89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教授曾状告知网侵权问题,称知网擅自收录100多篇论文。知网被调查消息传出后,赵德馨告诉九派新闻记者:得知知网被立案调查时很开心,并称,与知网的官司还在继续。

 


软银集团巨亏900亿

孙正义:暂缓投资,世界进入混乱模式


前世界首富、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正遭遇事业“滑铁卢”。


5月12日,软银集团公布了2021财年(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年报:截至3月31日,软银集团2021财年净亏损为1.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00亿元),这一亏损堪称全球风投史上最大窟窿;旗下负责投资业务的愿景基金2021财年净亏损达2.6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00亿元)。



年报显示,2021财年,软银军体院净亏损约1.7万亿日元(约合131.2亿美元,899亿元人民币),是该公司四十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亏损。而在上一财年,软银还实现了净利润近5万亿日元(约390亿美元)的成绩。


截至年报公布当天收盘,软银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价下跌8%。


软银集团将巨额亏损的原因,归咎于其持有的上市投资组合公司的股价下跌。自2021年以来,软银集团持有的多家互联网企业出现了大幅度股价下跌。仅仅在今年一季度,韩国电商Coupang股价较其上市价格跌幅超70%;滴滴出行股价则在过去半年跌幅超80%;阿里巴巴股价下跌超50%。此外,东南亚出行巨头Grab下跌80%、美国食品配送公司DoorDash下跌48%。根据财报显示,愿景基金一期前三大亏损来自滴滴、Wework、Grab。


年报发布后,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表示,因为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世界开始进入“混乱模式。石油、天然气、小麦价格上涨,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美元开始升值,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27%,以上种种情况让他变得更加谨慎,未来也会采取更防御性的策略。


在宣布采取保守的投资步伐的同时,孙正义也给出了较为明确的数字:与去年相比,今年投资额将减半或四分之一。


目前软银集团面临巨额亏损,套现求生成为了孙正义眼下最紧迫的工作。据悉,软银正在努力筹集现金,并正在评估可能被清算的资产。与此同时,软银推出了仅次于谷歌Waymo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4月中旬,软银愿景基金以比发行价低近30%的价格出售了5000万Coupang的股票。


软银上市后,孙正义因投资雅虎成为了世界首富。孙正义最让人们熟知的,莫过于当年与阿里的经典一战,这次财报中也透露了最新数字:阿里巴巴占软银资产净值的22%,占愿景基金的49%。


“币圈茅台”LUNA暴跌99%

加密货币市场17万仓位爆仓


加密货币市场继续上演大逃杀。5月12日,一度被币圈玩家称为“币圈茅台”的LUNA币暴跌逾99%。与此同时,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同样暴跌,跌幅分别达10%和20%以上。


LUNA币最高价曾达119.5美元,但在5月12日,其从6美元左右的价格持续暴跌,截至晚上七点,其价格已不足6美分,只有0.0562美元,跌幅高达99.04%。


而比特币在5月11日下跌7.27%后,再次暴跌11.96%,一度跌至25174.8美元,与年内高位相比已近腰斩,创下2020年12月以来新低。


LUNA币价格狂泻。图片来自“毕界网”。


至于以太坊,5月12日盘中最低跌至1691.69美元,跌幅达20.57%。此外,狗狗币、币安币和艾达币等加密货币跌幅也均在20%以上。根据合约帝数据显示,在近24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共有175791仓位爆仓,约6.46亿美元(折合41亿元人民币)资金灰飞烟灭。


有专家分析认为,加密货币的集体暴跌,与号称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TeeraUSD下跌有关。目前,Terra价格已与美元处于严重脱钩状态。


TerraUSD又名UST,本应与1美元“稳定挂钩”,通过与价格浮动的姊妹代币LUNA相互配合来保持供需平衡,从而维持价格锚定在1美元。每次铸造UST时,相当于1美元的LUNA会被销毁或从流通中移除,反之亦然。也就是说,LUNA币是UST价格的一种“减震器”,能够帮助交易者始终将价值1美元的UST换成价值1美元的LUNA币。


但从5月7日开始,TerraUSD和Luna开始螺旋式暴跌。5月11日,TerraUSD一度跌至每枚26美分的历史最低;5月12日,Terra再次暴跌,跌幅高达96.60%,价格不到4美分,仅为0.036美元。


随着UST币的崩盘,其与美元已处于严重脱钩状态,与其号称“稳定币”的属性也相去甚远。5月9日,美联储发布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警告旨在与美元等挂钩的稳定币有可能在压力下贬值或失去流动性的资产支持。


而在UST崩盘后,加密市场正处于非常紧张的时期,2021年投资的多数机构加密货币投资者都处于亏损状态。


迪士尼CEO称没有中国市场也能成功

中国8家分公司已注销3家


根据外媒IGN报道,5月12日,在迪士尼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华特迪士尼CEO鲍勃·查佩克表示:即使在中国面临发行困难,考虑在中国的票房要比其他地区低,并不会阻碍迪士尼的成功,相信迪士尼电影在没有中国的情况下也能过得很好


此消息一经报道,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


图片截自新浪微博。


鲍勃·查佩克指出,正在上映的《奇异博士2:疯狂的多元宇宙》在没有中国的情况下,仅耗时一周就突破5亿美元全球票房,表示这恰好说明有无中国业务对公司影响不大。


此前,在国外媒体放出的《奇异博士2》先导预告片中,开头片段的街头布景中明显看出某反华媒体的字样。目前,国内官方并没有说明是否因为这个原因令《奇异博士2》没有登陆国内院线。而《奇异博士1》(2016)在大陆上映,获得了7.51亿人民币(约1.1亿美元)的国内票房。


事实上,包括《永恒族》、《尚气》、《蜘蛛侠》在内,自《复联4》之后,国内再没有上映过漫威电影。其中《尚气》里“满大人”形象,被批评为“黄祸”的刻板印象,即使梁朝伟在电影中作为傅满洲和满大人“划清界限”,但是在公交车的戏份中,司机的“铭牌号”也被指为“辱华”。


此外,在财报会议上,迪士尼公司表示,受疫情影响,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和香港迪士尼乐园可能在第二季度亏损3.5亿美元。根据迪士尼公布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显示,总营收为192.49亿美元,同比增长23%,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00.4亿美元;经营利润为36.99亿美元,同比增长50%。


虽然业绩不及预期,但不少华尔街大行依然看好迪士尼。迪士尼流媒体付费用户增长远超华尔街预期,财报显示,二季度Disney+全球付费订阅用户新增790万至1.377亿,包括ESPN+、Hulu在内,迪士尼流媒体平台总订阅人数超过2.05亿,逐渐逼近奈飞的2.216亿。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APP上显示,迪士尼中国8家分公司已注销3家,其深圳分公司被列为经营异常;且迪士尼还多次因产品食品问题被处罚。


小米印度与政府对簿公堂

48亿元资金险被冻结


根据印度法律网站Livelaw.in报道,在5月12日举行新一轮听证会后,印度Karnataka高院宣布,允许小米印度通过银行授信额度继续使用账户向离岸主体进行付款,以用于进口生产和销售智能手机的必要部件,但不包括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5月5日法院给与小米的“暂停指令”继续生效至下一次听证会,即5月23日。


对此,小米集团回应称,公司所有运营活动都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小米印度公司向银行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和账单合法且真实,所支付版税均用于公司印度版本产品所使用的授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合法的商业行为。此外,小米表示,将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合作,以澄清任何误会。


此前,印度财政部下属的执法机构在4月30日发布公告,称由于小米(印度)非法向境外机构汇款,将扣押小米印度公司银行账户中555.1亿卢比(约合4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5月5日,印度高院签发“暂停指令”,小米印度被冻结的账户资产获得解封。给予解除的条件是,小米将向印度当局通报资金转移情况,如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等。


事实上,这并非小米第一次在印度受到侵扰。今年年初,小米印度公司就被印度政府以逃税为由追缴65.3亿卢比(约5.6亿人民币)。小米虽在印度屡次吃上官司,但印度市场对小米来说至关重要,雷军更是为表对印度市场的重视而多次亲自站台。


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小米开始在国际市场寻求出路。2014年,印度是小米的国际化首站,小米通过短短三年时间,在2017年底就超过了三星,成为印度市场出货量最大的手机品牌,且一直维持这优异成绩。数据显示,直到2021年,小米仍是印度市场份额最高的智能手机销售商,占有24%的市场份额。


除了小米之外,OPPO、VIVO等中国手机企业也在印度有所布局,均遭受了税务纠纷。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打压也一直存在。从2020年起,印度政府就以安全问题为由,将微博、微信等中国300多款APP列入禁用清单。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自中新经纬、手谈姬、金融界、36氪、证券时报、投资界、东方财富网、参考消息、每日经济新闻、羊城晚报金羊网、澎湃新闻、红星新闻、红星资本局、中国新闻网、中国市场监管报、九派新闻等报道。)


上海的“清零”时间,定了!迪士尼中国分公司,8家注销了3家;涉嫌垄断,知网被立案调查 || 大件事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