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7-29 10:21:19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龙玉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实习生:叶敏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被查
涉嫌违纪违法
7月28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同志涉嫌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
▲图片来自工信部网站。
肖亚庆生于1959年9月,河北新乐人,中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8月参加工作。
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肖亚庆任西南铝加工厂厂长、党委委员,2004年4月到2009年2月,任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肖亚庆执掌中铝时期,该公司于2008年进入世界500强。不过,中铝当年一系列的海外巨额资产收购,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产品价格暴跌,利润大幅减少,给中铝公司随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
据《中国经济周刊》,一位曾在中铝总部供职的人士回忆曾经的中铝掌门人肖亚庆,“注重细节、情商很高、谨慎低调”。
从中国铝业卸任后,肖亚庆于2009年2月任职国务院副秘书长,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据媒体报道,和前几任国资委主任相比,肖亚庆“更懂企业”。
从2019年5月开始,肖亚庆开始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2020年8月走马上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网约车主要平台抽成比例上限确定
滴滴曾回应“抽成过高”质疑
7月28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目前,网约车各主要平台公司的抽成比例上限在18-30%之间,各主要平台公司均已通过应用、APP等形式向社会主动公开了计价工作,在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抽成比例。
早在1月27日,在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就决定开展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以维护消费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积极响应,推进平台抽成公开工作。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截至6月30日,全国共有27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这个数字相比去年年底的258家,又增加了19家。此外,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53亿,较2020年12月增长8733万。
网约车平台的抽成问题曾引发司机质疑。
2021年5月7日,滴滴发布声明回应公众对于其“抽成过高”、“抽成规则不透明”等问题的质疑,表示将虚心接受公众批评,将持续推进公开透明。
声明称,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剩下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6.9%为企业经营成本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滴滴承认,确实存在一部分司机收入占比较低的订单,如顺路单;其中,抽成高于30%的订单占总订单的2.7%,类似极端情况下的订单虽然占比不高,但是确实给司机师傅造成了困扰,比较容易被传播,让大家以为滴滴的抽成都高于30%。滴滴在陆续排查出现极端订单的原因,尽全力避免极端情况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网约车行业监管政策仍在不断收紧。今年2月,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联合修订发布《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对网约车的合规要求下,行业洗牌或将提早进入下半场。
名创优品被指向董事长输送资金
回应称将独立调查蓝鲸指控
因遭遇沽空机构蓝鲸资本做空,7月28日,刚双重上市不久的名创优品(09896.HK)港股继续下挫,截至收盘下跌2.73%,市值为约153.5亿港元。其前一日盘中一度大跌16%。
两天前,蓝鲸资本发布了一份针对名创优品的30页沽空报告,从门店数据问题、董事长叶国富套取资金、公司正陷入萎缩等方面进行质疑。
7月27日早间,名创优品发布公告称,指控毫无依据,包含有关公司资料的误导性结论及诠释,将成立独立委员会对相关指控进行独立调查。
▲蓝鲸资本沽空报告截图。
蓝鲸在报告中的指控分为三点:
一是质疑名创优品并非“轻资产、高利润的独立特许经营模式”,其数百家门店由名创优品高管或与董事长关系密切的个人秘密拥有和经营,并非独立特许经营;
二是质疑在名创优品完成6亿美元IPO后,叶国富通过在中国购买和建设大型总部的不公正交易骗取资金。名创优品还有四个地产开发项目,包括一个价值100亿元的物流和研发中心,并非由名创优品实际拥有,而是由叶国富通过一个分层的BVI离岸控股结构控制;
三是名创优品正陷入萎缩,其收入自2018年以来缩水40%以上,长期加盟商正在离开,疫情前有大规模的商店关闭。
门店方面,据腾讯财经数据,截至2017年5月,名创优品在国内有直营店209家。而根据名创优品今年提交的招股书,截至今年3月31日,名创优品在国内仅拥有11家直营店。
至于指控名创优品为叶国富个人输送资金,蓝鲸指出,2020年12月,名创优品与叶国富共同出资,在被誉为“避税天堂”的英属维尔京群岛(BVI)注册了YGF Investment V Limited,其中名创优品持股20%,出资3.56亿元人民币,叶国富持股80%但未披露出资额。
YGF Investment V Limited随后通过旗下控股的名优产业投资(广州)有限公司,以17.29亿元拍下广州一地块。10个月后,名创优品又以6.95亿元从叶国富手中买下了剩余80%的股份。
蓝鲸认为,“一家中国公司通过内部人士购买土地的唯一原因是通过交易吸收上市公司的资金”。
数据显示,2019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营收分别为93.95亿元、89.79亿元及90.72亿元,营收增速明显陷入停滞;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94亿元、2.6亿元、14.29亿元,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近2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以来,名创优品注销门店的行为更为频繁。
每日优鲜关闭30分钟极速达
回应称对前置仓业务进行调整
7月28日,据界面新闻,多位北京地区消费者发现,每日优鲜首页出现服务变更通知,由原本支持30分达改为支持次日达,定位至天津、上海均发现有相同的置顶公告。
▲每日优鲜首页截图。
据Techweb,每日优鲜方面回应,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前置仓业务进行了调整,次日达和其他业务不受影响。
但极速达业务的正式关停也意味着,每日优鲜彻底放弃了赖以起家的前置仓业务,目前各城仅保留有次日达业务云超特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每日优鲜极速达业务已经过多轮收缩。每日优鲜APP中可查询出17个城市的经营许可,而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截至今年6月底每日优鲜在全国仅剩13个城市有前置仓站点,在随后3天内连续关闭了9个城市业务,包括苏州、南京、杭州、青岛、深圳、广州、济南、石家庄、太原等。
此外,每日优鲜面临的资金问题已显而易见。自今年3月份开始,每日优鲜就曾多次被曝出拖欠供应商货款。据界面新闻,一位于5月份被裁员工在采访中提及,原本定于6月底发放的赔偿金发放日期被推迟至7月底。目前公司的在职员工中也存在推迟工资发放的情况,部分在职员工已被通知在家待岗。
每日优鲜已披露财报及预测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22.316亿元、29.094亿元、16.492亿元,同时预计2021年亏损37.37亿元至37.67亿元。
今年5月,纳斯达克发布警示函,称每日优鲜“不符合继续上市要求”。6月,纳斯达克向每日优鲜发出退市通知函,称每日优鲜股价已经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上市合规标准的1美元,需要其在180天内,做到符合最低估价要求。
截至7月28日收盘,每日优鲜(MF.US)股价仅为0.236美元/股,仍未达到1美元标准,并且仍然没有发布2021年财报。
车主因眼睛小遭自动驾驶误判
小鹏方面回应连夜修改
7月27日,“车主因眼睛小被自动驾驶误判”引发热议,一位汽车博主(微博名为“DerekTLM”)25日表示,自己在驾驶小鹏汽车时,使用了辅助驾驶功能(NGP),因自己眼睛较小,被系统判定为“开车睡觉”,被扣除了智驾分。
“智驾分”是小鹏汽车根据是否脱手、是否及时接管、是否疲劳驾驶、是否分神等4个指标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7月26日,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微博点名小鹏汽车互联网中心副总经理刘毅林,要求处理该问题。刘毅林也立刻回复称在优化了。同时小鹏汽车官方微博也回应称,自动驾驶产品同学连夜收到优化需求。
▲小鹏汽车微博截图。
自动与辅助界限一直存在争议。2021年9月,一位小鹏P7车主开启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时,在高速路上发生追尾卡车事故。该车主朋友发帖称,事故的主人因脑震荡住院,认为小鹏P7的NGP功能存在致命缺陷。
此前,各大造车新势力大力宣扬自动驾驶技术。在2021年8月蔚来车主事故发生后,包括小鹏、理想在内的新势力纷纷和“自动驾驶系统”划清界限,改称辅助驾驶。
有声音认为,造车新势力卖车时称“自动驾驶”,出事后是“辅助驾驶”,导致普通消费者模糊了辅助和自动的边界。而要想真正实现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自动驾驶正在为小鹏带来利润。小鹏在2021年Q1财报中显示,其总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11.2%,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小鹏XPILOT智能驾驶软件的盈利。何小鹏当时曾表示:“本季度我们的整车收入中首次确认了XPILOT软件收入。我相信我们是中国唯一一家实现了全栈自研的自动辅助驾驶软件单独收费的汽车企业。”
但小鹏短时间内很难靠自动驾驶扭转亏损。2019年至2021年,小鹏汽车的年内净亏损分别为36.92亿、2.32亿和48.63亿。曾有媒体做出相关报道,小鹏汽车平均每卖出一辆车并要亏损接近4.9万元,开出一家店亏损则超460万元。
哈啰单车经理划破70辆美团单车
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
7月27日消息,据《春城晚报》报道,昆明盘龙区栗树头派出所破获一起共享电单车坐垫破坏案件,共计有70辆电单车遭破坏,均为美团电单车。
▲图片来自网络。
经查,该事件涉及28岁的李某茂,为哈啰电单车昆明城市负责人。5月16日凌晨,李某茂与同事李某涛在沿昆明市人民东路与环城东路方向行进时,使用随身着携带的刀具将路边停放的美团电单车坐垫划破。
7月21日,警方将李某茂查获并现场盘问,后者拒不承认用刀划破电单车一事,后被传唤至派出所进一步调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其处行政拘留10日,并收缴作案工具。
从这一次事件可以看出,共享单车行业热度虽然已经退潮,但作为行业头部的美团与哈啰罗出行竞争依然激烈。
有报告显示,2019年后,共享单车总投放量基本稳定在2000万辆以下,其中,美团在一二线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