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8-11 09:53:42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龙玉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实习生:叶敏
又有3位大基金相关高管被查
其中一位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
8月9日晚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华芯投资三人被查的消息。其中,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芯投资”)原总监杜洋、投资三部副总经理杨征帆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审查调查;华芯投资投资二部原总经理刘洋涉嫌严重违法,正在接受调查。
▲图片截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启信宝显示,华芯投资成立于2014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旗下的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其45%的股权。同年9月,中国烟草、中国电科、紫光通信、华芯投资等作为发起人共同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
大基金按照所有权、管理权分开的原则,拥有两层管理架构,由大基金委托华芯投资为唯一管理人,承担基金投资业务,华芯投资也是大基金二期的管理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查的三人中,杨征帆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董事。8月9日晚,中微公司、拓荆科技、沪硅产业、北方华创、长川科技、万业企业等公司接连发布公告,披露公司董事杨征帆接受有关部门调查事项。
在此之前,2021年11月1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华芯投资原副总裁高松涛涉嫌严重违法接受监察调查。今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国开发展基金管理部原副主任路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文武相继被查。
另据财新网报道,7月上旬,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目前仍处于与外界失联的状态。
紫光集团近期完成破产重整,在赵伟国掌舵紫光集团期间,丁文武掌舵的大基金一期和二期均对紫光集团旗下的紫光展锐进行了投资,目前两个基金分别持股13.9594% 和3.7376%,大基金一期也对当时由紫光集团主导的长江存储进行了投资,目前持股比例为24.0933%。
自2014年成立以来,大基金已进入投资退出期,近两年减持芯片股的频次不断提高,投资获益不菲。有相关研报指出,在2021年6月时,大基金一期1387亿元的投资成本已经回收150亿元左右。
伴随一期退出,2019年10月,大基金二期启动,重点投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共募集资金2000亿元左右,现已进入全面投资阶段。截至目前,国家大基金二期公开投资的项目已超过20个,总投资金额达数百亿元。
中国旗袍公仔被译为日本艺伎
名创优品发布三语致歉声明
8月9日,名创优品(09896.HK)因将身穿中国旗袍的娃娃称为“艺伎服饰”,登上热搜。当晚,名创优品发布中文、英文、西班牙文三语致歉声明,并附上代理商告知函、Instagram致歉声明发布截图等相关文件。
声明称,7月25日,名创优品西班牙Instagram账号发布了一则“公主系列公仔盲盒”帖文,在该贴文中,中国旗袍公仔被错误地翻译为“日本艺伎”。名创优品总部收到网友反馈后,第一时间要求西班牙代理商团队删除了该贴文,并对当地社媒代理运营机构采取了处罚措施,立即终止了合作关系。
▲图片来自微博。
道歉声明发布后,有网友爆料,名创优品发布的中、英、西班牙三版声明中,仅中文版内容与微博一致,其余两版正文删除了“解除合作关系”。此举再次引起网友热议。
2015年,名创优品开启全球化,根据不同国家情况,在海外采取直营、名创合伙人模式和代理商三种方法。在欧洲、南美和俄罗斯等地区,名创优品选择代理商模式。依赖合伙人和代理商,名创优品快速扩张门店网络。数据显示,2021年末,名创优品已进入1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门店数量为1900多家。其中,全球网络中,超95%的名创优品门店由合伙人和当地代理人建立及运营。
不久前才登陆港股的名创优品,麻烦不断。
今年7月13日,名创优品在港股双重主要上市,上市首日即破发。截至8月10日收盘,名创优品港股报12港元,下跌7.83%,市值152.06亿港元。
而在上市11个交易日后,蓝鲸资本抛出一份长达30页的做空报告,称名创优品有数百家门店由公司高管或与董事长关系密切的个人秘密拥有和经营;董事长在不正当交易中作为中间人,从公众公司挪用了数亿元;名创优品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品牌,其收入比IPO前的峰值下降了40%,新冠疫情前已有大规模关店潮,加盟费在过去两年下降了63%。
名创优品美股当晚暴跌15%,次日港股跌超10%。名创优品回应称,该报告毫无依据,且包含有关公司资料的误导性结论及诠释。公司董事会正在审查该指控,并考虑采取适当行动以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
事实上,名创优品业绩令人担忧。根据港股上市前公布的招股书,2019年与2020年分别亏损2.94亿元、2.6亿元,2021年亏损大幅拉升至14.29亿元,三年总亏损达到19.83亿元。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名创优品营业收入为23.4亿元,同比仅增长4.9%,净利润9267万元,同比下降约24%。
泰禾股东违规减持近2500万股
公司又现员工巨额贪腐
8月10日,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发布关于对ST泰禾(000732.SZ)股东叶荔的监管函。
监管函显示,ST泰禾7月12日披露公告称,叶荔作为ST泰禾控股股东泰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人,因被司法强制执行于2022年6月30日至7月8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ST泰禾股份24889932股,减持金额31154730.86元,减持后叶荔持有ST泰禾股份比例为11.05%。叶荔未能按照规定在首次减持ST泰禾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
此外,8月9日晚,泰禾集团宣布将开展廉洁整顿自查活动,开展时间为2022年8月15日至2022年11月15日。
▲截图自泰禾集团微信公众号。
泰禾集团指出,近年来,在企业运营中发现少数高级管理人员、员工已经出现贪腐舞弊等问题,严重破坏了集团的发展根基。不久前,集团审计监察中心在工作中发现张某某通过违规、欺骗等手段侵占公司财产,数额特别巨大,严重侵害公司利益。公司已经依法将其移送司法机关。
值得注意的是,泰禾集团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黄其森目前仍在协助有关机关调查。1月,泰禾集团及董事长黄其森因未及时披露项目合作终止、并表企业减资等事项收到福建证监局的警示函。3月,泰禾集团公告董事长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泰禾集团的财务状况也一直未见好转。
6月24日,针对深交所问询,泰禾方面表示,集团到期未归还债务355亿元,未出现资不抵债情况。截至2022年5月31日,有息债务余额917.45亿元;未来一年内预计到期余额为402.34亿元,到期债务偿还存在流动性风险。对于备受关注的万科入股,泰禾方面并无相关新进展公告。
7月14日,泰禾集团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亏损幅度再次扩大,2022年上半年,泰禾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6.59亿-22.45亿元,而2021年同期则亏损8.5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幅度最高达163%。
一医美公司偷逃税被罚超8800万
隐匿47亿收入,偷税1.47亿
8月9日,“杭州一医美公司偷逃税被罚8800多万”登上微博热搜。处罚事由显示,该公司分支机构利用个人银行账户收取服务款并隐匿收入超47.55亿元,未计入财务账。
查询信用中国网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对隐匿收入少缴税款的行为定性为偷税,并对少缴的企业所得税147121191.17元处百分之六十罚款,罚款金额合计88272714.70元,处罚决定日期为2022年7月22日。
▲图片来自信用中国。
据天眼查APP显示,杭州古名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杜军钢,经营范围含生活美容服务、医疗美容服务等。
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在山东、广西、深圳等多地投资控股医疗美容公司,其大股东为虞美人集团实控人于文红,持股比例90%。
一家名为虞美人国际集团网站公开的资料显示,于文红是香港虞美人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1993年,于文红创办了虞美人形象设计工作室,2005年,虞美人在全国发展的品牌形象合作店已经达到150多家;2010年2月,杭州西子湖畔千和医疗美容诊所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1年5月25日,央视《焦点访谈》就曾以《面雕大师的真面目》节目,对于文红和千和医疗美容诊所进行曝光。虞美人集团创始人于文红号称“面雕大师”,亲自参与整形工作并收取高额费用,却致参与鼻子修复手术的消费者产生鼻子红肿等后遗症,记者发现其实际并无任何资格从事医疗美容的相关行为。此外,千和医疗美容诊所和一般的美容医疗机构不同,只接待市场推广人员介绍来的客户。
一家医美行业非头部企业,近5年时间隐匿收入超47亿。A股也有多家涉足医美的企业,但它们的业绩情况显然无法与之相比。
据朗姿股份、奥园美谷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可知,朗姿股份预计2022年上半年共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40万-1020万,同比减少88.38%-91.57%;奥园美谷预计2022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000万-10000万,同比由盈转亏。
白云山3家药企抬药价套现行贿
回应称相关责任人免职停职
8月10日,据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332.SH)官网消息,公司得悉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发布的通报,已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
▲白云山公告截图。
8月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通报称,白云山医药旗下子公司天心制药、白云山制药总厂、敬修堂药业等3家企业存在药品虚高定价、套取资金等情况。
10日,白云山公告回应,已经责成三家企业停止与相关代理商、经销商的合作,全面整改营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相关产品降价或撤网,对违规操作的行为绝不袒护,坚决处理,并已对三家企业相关责任人予以免职停职处理。
国家医保局通报显示,2017年至2021年5月,天心制药等3家药品生产企业为规避“两票制”政策和监管,与下游50多家药品代理商相互串通,对注射用头孢硫脒等87种药品采取用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的方式套现,并向下游药品代理商转移资金。涉及金额巨大,其中部分资金用于行贿医务人员或特定关系人,开展药品违规促销。
此次通报明确指出涉及87种药品,但点名的只有注射用头孢硫脒。对于白云山而言,注射用头孢硫脒对其营收的意义也不容小觑。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该药在当年的营收均处于前五名,分别达到3.46亿元、7.05亿元、8.41亿元。2020年和2021年白云山并未披露该药的具体销售数据,不过销售量分别为1522.163万支、1171.121万支,同比下降约52%和23%,其中2021年该药的库存量580.79千支,更是同比下降约61%。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国家医保局通报之前,白云山医药曾在多省市,包括山西省、安徽省、贵州省等被取消挂网。山西省表示“依企业申请”;贵州省表示“根据白云山制药总厂和天心制药申报”;安徽省则表示“根据国家医保局要求”;山东省则写明称“药品停产或重复产品”。
白云山日前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旗下布局了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大医疗四大业务板块。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0.14亿元,同比上升11.9%;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上升27.6%。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39亿元,同比上升2.46%;归母净利润为18.06亿元,同比上升10.95%。
截至8月10日收盘,白云山A股报27.53元,跌3.2%,市值447.58亿元;港股报19.56港元,跌4.12%,市值43.01亿港元。
“丁香园”微博矩阵被禁言
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8月9日上午,由知名博主“一路为医”发帖开始,新浪微博平台上开始出现“DXY”即丁香园被禁言的消息,引起网民关注和议论,8月10日,丁香园微博系列账号被证实已被禁言。
▲丁香医生微博截图。
微博平台显示,丁香医生、丁香园、丁香妈妈、丁香生活研究所等账号被禁言,相关微博账号均显示: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该用户目前处于禁言状态。其中丁香医生粉丝数达598万。
在微信公众平台,“丁香园”“丁香医生”“丁香妈妈”“丁香生活研究所”四个账号9日均未推送消息。此前,这些账号每天都会向用户进行医疗健康内容推送。
观察者网致电“丁香园”“丁香医生”等账号所属公司观澜网络(杭州)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我们这边不接受采访”。
丁香园官网显示,丁香园是一家数字医疗健康科技企业,通过专业权威的内容分享互动、丰富全面的医疗数据积累、高质量的数字医疗服务,连接医生、科研人士、患者、医院、生物医药企业和保险企业。成立 20年来,服务上亿大众用户,并拥有550万专业用户,其中包含210万医生用户,占国内医生总数的71%。
截至目前,丁香园已有5轮融资。据丁香园官网介绍,2000年7月,该网站诞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由此开启个人站长时期,2005 年迁址浙江杭州,正式注册商业公司,2010 年1 月,获得DCM 200万美元A轮投资,2012 年12 月,获B轮融资,由顺为基金领投,DCM跟投;2014 年9 月,完成C轮融资,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2018 年4 月,完成D轮融资,获挚信领投1亿美金,2020 年12 月,完成5亿美金融资,挚信领投,腾讯、高瓴创投跟投。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自中国基金报、财联社、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中新经纬、 半导体圈 、华夏时报、观察者网、界面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证券报、经济观察报、金融界、南方都市报、和讯网、天目新闻等报道。)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