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抛售阿里!软银套现2300亿,一机构清仓;万亿平安银行降薪?小鹏P7高架上撞人致死;发空置率数据,贝壳研究院道歉 || 大件事

发表时间: 2022-08-12 09:10:04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叶敏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实习生:龙玉


 阿里遭软银套现约2300亿

英国一投资机构清仓减持


8月10日,阿里巴巴(BABA.US)发布公告称,股东软银集团通过远期合约减持公司2.42亿份ADR,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9%。软银集团此次减持将套现约4.6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2300亿元),减持完成后,软银持股比例将下降至14.6%。


此外,英国大型投资机构柏基投资(Baillie Gifford)公布的最新持仓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该公司持有阿里巴巴175万股,而其二季度末对阿里巴巴的持股降至只有13股。


阿里巴巴公告截图。


8月8日,软银发布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在该季度录得约3.16万亿日元(约合1580亿人民币)净亏损,而去年同期则获得净利润7620亿日元。


在业绩发布会上,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把亏损归结于两大原因:一是美股大跌,愿景基金公开持股指数在二季度大跌31%;二是日元走低,日元贬值造成的影响占到当期集团亏损的25%。


而自从阿里巴巴上市以后,每当软银集团面临巨大的财务“窟窿”时,持有的阿里股份便成为救命稻草,近几年来更是频繁减持阿里股份。2016年,为筹措资金收购ARM,成立全球最大风险投资基金愿景,软银首次减持阿里,套现超100亿美金;2019年,软银再次出售阿里73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套现金额超130亿美元,持股比例降至25.8%;2020年软银亏损1.35万亿日元,当年3月底表示将从阿里套现140亿美元。


柏基投资是投资界的百年传奇。在宏观上,柏基投资押注了一战后的美国和二战后的日本;在微观上,投资了互联网泡沫之后的亚马逊,投资特斯拉更获利千亿。目前,柏基投资管理规模为3240亿美元,在中国的投资规模达550亿美元,投资了100多家中国的公司,占集团管理规模的17%。


作为阿里早期的投资人,柏基在2018年投资了蚂蚁集团。自2021年二季度以来,这家投资巨头已经连续3个季度减持了阿里巴巴ADR持仓。有分析称,该基金有关阿里巴巴的持仓或由美国上市的ADR转至香港上市的普通股。


业绩方面,阿里巴巴最新公布2023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27.39亿元,同比跌50%;净利润为人民币202.98亿元,同比跌53%。


 平安银行零售条线或降薪

有员工称递延奖金调降40%


8月11日,据财联社消息,据多个信源确认,平安银行零售条线启动降薪。公司内部口径是零售部门业绩未达标,故7-9月递延奖金按6折(调降40%)发放。


另据券商中国消息,一位平安银行对公条线人士表示,“不止零售,对公也悬了” 。平安银行对公条线近期的考核指标有所上调,如果完成不了KPI则意味着奖金打折幅度变大,变相使得收入降低。


据券商中国,一名平安银行零售线人士称:“我们的工资里面,60%是平时固定工资,40%作为奖金。比如30万年包,原本奖金每个月会发5000元。现在的情况是,奖金每个月只发3000。那么年底有没有机会补发回来呢,那就不知道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零售条线的部门都遭遇了奖金调降(零售总部被调降,但信用卡部门暂时未有);其次不是递延奖金被下调,而是预发的浮动奖金被下调。如果年底完成目标任务,该笔奖金仍会被发放。


截至今年3月末,平安银行资产规模达到5.12万亿。财报数据显示,平安银行2021年的零售业务表现良好。零售业务实现营收982.37亿元,同比增长8.4%,在全行营收中占比为58%;零售业务净利润214.98亿元,同比增长17.3%,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近60%。


另一方面,从去年开始,平安银行的人均薪酬就已经同比减少了3.1%。同时,从今年一季度业绩来看,平安银行经营表现也有不如预期的地方。


2022年一季度的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不含代理个人贵金属业务)22.44亿元,同比下降了6.8%;实现代理基金收入10.86亿元,同比下降了10.1%;信用卡应收账款、个人房屋按揭、持证抵押贷款受消费季节性波动及疫情影响,新增投放量均有所下降。


此外,2021年6月1日至今,平安银行股价下跌接近50%。今年3月份时,平安银行董秘周强就曾表示,“14块钱的平安银行,要珍惜,以后可能不多见了”。


截至8月11日收盘,平安银行(000001.SZ)报12.36元/股,上涨2.4%,总市值为2397亿元。


 小鹏P7高架上撞人致死

回应称将全力配合调查


8月11日,就媒体报道小鹏汽车辅助驾驶状态发生车祸一事,据澎湃新闻,小鹏汽车表示:“经核实,8月10日下午,宁波一车主驾驶车辆与前方检查车辆故障人员发生碰撞,发生人员伤亡。我们为本次事故中不幸离世的遇难者感到悲痛和惋惜。我们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并协助客户处理后续相关事宜。”


微博车评大V袁启聪曝出的行车记录仪拍摄画面显示,在某高架路段,有车辆停靠在最左侧车道,一人站在车辆后方,被后侧径直驶来的小鹏P7撞飞。从后续现场照片来看,被撞车辆尾部已经严重撕裂,小鹏P7车头也发生变形。


截图自新浪微博。


据AI财经社,小鹏驾驶员称:“当时车辆已经打开了驾驶辅助系统,高架路上限速80km/h,设定的时速也是80km/h,但车辆在撞击前没有发出任何警告,以前都有,不知道这次为什么没有,正巧当时自己还分神了。”


值得注意的是,7月27日,小鹏汽车就因“车主因眼睛小被自动驾驶误判”引发热议。一位汽车博主(微博名为“DerekTLM”)表示,自己在驾驶小鹏汽车时,使用了辅助驾驶功能(NGP),因自己眼睛较小,被系统判定为“开车睡觉”,被扣除了智驾分。


“智驾分”是小鹏汽车根据是否脱手、是否及时接管、是否疲劳驾驶、是否分神等4个指标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2021年9月,一位小鹏P7车主开启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时,在高速路上发生追尾卡车事故。该车主朋友发帖称,事故的主人因脑震荡住院,认为小鹏P7的NGP功能存在致命缺陷。


有专家表示,自动与辅助界限一直存在争议,部分驾驶人把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是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根据目前交通法规,事故仍需要由驾驶人担责。


此前,各大造车新势力大力宣扬自动驾驶技术。在2021年8月蔚来车主事故发生后,包括小鹏、理想在内的新势力纷纷和“自动驾驶系统”划清界限,改称辅助驾驶。


有声音认为,造车新势力卖车时称“自动驾驶”,出事后是“辅助驾驶”,导致普通消费者模糊了辅助和自动的边界。而要想真正实现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自动驾驶正在为小鹏带来利润。小鹏在2021年Q1财报中显示,其总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11.2%,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小鹏XPILOT智能驾驶软件的盈利。何小鹏当时曾表示:“本季度我们的整车收入中首次确认了XPILOT软件收入。我相信我们是中国唯一一家实现了全栈自研的自动辅助驾驶软件单独收费的汽车企业。”


 平均住房空置率为12%引争议

贝壳研究院致歉称数据不准


8月11日,贝壳研究院对此前发布的《2022住房空置率调查报告》致歉并做出说明称,调研以“房屋是否存在连续三个月无人居住”为判断指标,不能充分反映真实情况。同时,贝壳强调,此报告应为内部研究材料,发至网上引发社会各界议论,对此深表歉意。


截图自贝壳研究院公众号。


8月5日,贝壳研究院发布《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住房空置率调查报告》。调研结果显示,28个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为12%,相对处于较高区间。目前,该内容已被删除。


上述报告指出,我国28个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为12%,相对处于较高区间。住房空置率随城市能级依次递增,一线平均7%,二线平均12%,三线16%。其中仅有9个城市空置率处于合理区间之内,大部分城市处于10%-15%之间,6个城市高于15%。


分城市看,深圳、北京、上海空置率最低,均在7%以下,而南昌、廊坊、佛山住房空置率排前三位,均在1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贝壳研究院的调研范围并不包括期房和现房待售部分,并且,一二三线城市相较四线及以下城市而言,人口为流入地区,楼市发展潜力相对好。故该报告统计的空置率数据较其他统计口径整体偏低。


贝壳研究院表示,通常来说,空置率在5%-10%之间是合理的,低于此区间则认为空置率过低,表明住房需求旺盛,潜在需求较高。高于10%则认为空置率过高,表明住房供给过剩,存在库存积压风险。


事实上,近些年来,不少机构都发布了相关的研究报告,比如2017年中金公司的《数说中国存量住房》称:2017年末中国城镇广义和狭义住房空置率分别为16.9%和12.1%。


2014年,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城镇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场发展趋势》则指出:2013年中国城镇空置率22.4%,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中,一线城市空置率18%,二线城市空置率27%,三线城市27%。


据e公司,财经评论员谭浩俊分析指出,住房空置率没有统一标准,因此,统计方面工作较难,但是了解住房空置率指标十分重要,可以为下一步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贝壳研究院删除报告可能面临压力较大,但在没有把握好数据的情况下,发布文章是不严谨的。”


 阿迪达斯承认在中国犯了错误

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35%


8月10日消息,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罗思德(Kasper Rorsted)接受媒体专访时认为,阿迪达斯第一季度大中华区收入大跌35%,主要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而阿迪达斯自身也“犯了错误”。但他相信,中国市场会归来,并且有很大增长空间。


图片源自网络。


罗思德在采访中承认,阿迪达斯在中国犯下了错误,“我们不够了解消费者,所以我们为那些做得更好的中国竞争商家们留下了空间……如今的中国消费者,喜欢(产品)有一种‘中国的感觉’。”


对此,有网友表示,“这是销量不够了,所以赶紧出来认错,然后继续圈钱?”更有网友直言,“我不是喜欢有中国的感觉,我是希望你在中国就得尊重中国。不尊重中国,不尊重中国市场,你就倒闭吧”。


值得一提的是,大中华区曾是阿迪达斯创收“顶梁柱”。至2019财年结束时,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市场一度实现销售额连续23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然而,从2020年一季度开始,阿迪达斯的利润率就因为疫情冲击而持续暴跌,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6%,全球超过70%门店处于关闭状态。


2021年3月,H&M、耐克、阿迪等国外品牌抵制新疆棉的“奇葩操作”,更是震惊国内。受此影响,中国消费者纷纷拥抱国产品牌。彼时,单论中国市场份额,2021年国产品牌安踏市占率为16.2%,已超越阿迪达斯中国。


阿迪达斯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55.96亿欧元(约合3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但大中华区依旧持续了一季度的颓势,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35%。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大中华区连续5个季度营收负增长。


天眼查显示,阿迪达斯在国内的主体公司为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其曾因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罚款8880元。


此外,阿迪达斯在国内还有阿迪达斯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阿迪达斯(苏州)有限公司,曾因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被罚款30万元。


近6个月以来,资本市场对阿迪达斯的信心明显不足,阿迪达斯的股价下跌近44%。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自券商中国、财联社、财经天下周刊、界面新闻、北京商报、e公司、证券时报、中国基金报、AI财经社、澎湃新闻、金融界等报道。)

抛售阿里!软银套现2300亿,一机构清仓;万亿平安银行降薪?小鹏P7高架上撞人致死;发空置率数据,贝壳研究院道歉 || 大件事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