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融创也被呈请清盘;又有大股东减持腾讯?海底捞回应顾客就餐身亡;千亿顶流葛兰陷离职传言;A股最年轻实控人来了 || 大件事

发表时间: 2022-09-09 10:18:34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龙玉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实习生:谢加


融创中国被呈请清盘

回应:单个债权人的激进行为


9月7日,香港司法机构网站公告显示,一位名为陈淮军的债权人,已经在香港高等法院向融创中国提出清盘呈请,聆讯时间定于今年11月16日。


对于清盘呈请,一般指如果公司的负债过多,其债权人及/或公司成员可以入禀法院提出清盘呈请,清盘呈请提出后,法院将进行清盘呈请聆讯,如果清盘申请通过,法院会发出强制清盘令,颁令公司变卖资产以偿还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等。今年7月,中国恒大也被提起清盘呈请,目前,香港高等法院已批准将聆讯押后至11月。


有知情人士表示,申请人陈淮军曾是安徽一家房企金大地的高管,现长居香港,以个人身份持有少量融创美元债,发起清盘也是个人行为。按照香港当地的规定,只要有人发起、呈交清盘申请,都会走一个相关的流程。


融创方面当晚回应称,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有关清盘呈请;本次清盘行为是单个债权人的激进行为,该清盘呈请不会对公司的生产运营和推进债务重组工作造成实质性影响。融创方面还进一步表示,融创现阶段已开始与债权人小组顾问积极沟通初步重组方案,公司计划在2022年年内对外公布重组方案。


截至2021年6月底,融创中国总资产为12054.53亿元,总负债9971.22亿元,净资产2083.31亿元,资产负债率82.72%。


融创目前共存续12笔美元债,合计发行规模为77.62亿美元。今年以来,融创已展期3笔境内债,合计规模超80亿元,接下来的9月11日,融创还将面临“20融创03”债券的回售,这笔债券剩余本金为1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融创还因债务问题导致旗下公司和法人收到法院的限制消费令。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汪孟德新增一则限制消费令,申请人为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这则限制消费令的签发日期为8月23日。


9月5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8月,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07.5亿元。截至2022年8月底,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346亿元,同比下降约67.57%。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众多房企纷纷披露2022年中期业绩时,融创中国2021年经审核全年业绩至今尚未披露。融创中国自4月1日起停牌,现已停牌超过5个月。


近600亿港元腾讯股票被移仓

南非大股东此前宣布减仓


9月7日早盘,一则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腾讯控股(00700.HK)2%的股份转入香港中央结算系统,按当日收盘价311.6港元计算,合计约592亿港元。9月8日,腾讯控股下跌3.02%,收报302.2港元,市值2.91万亿港元。


根据港交所数据,腾讯股东最近将1.93亿股股份转入了香港的中央结算系统,约占总股本的2%。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在香港中央结算系统流通的股份总数占到腾讯已发行股份、权证和单位总数的74.09%,上升2个百分点。


据财联社对照各大经纪商的数据,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花旗银行等在中央结算系统中所持腾讯比例均未太大的变动,而高盛 (亚洲)证券有限公司在结算系统中对腾讯的持股比例从4.45%升至6.43%,持股数量增加1.9亿股。


正如此前比亚迪股份 (01211.HK)大宗H股被移仓给结算系统花旗席位一样,市场对此也是十分警惕,因为这种转仓往往代表了大股东减持意向,比亚迪大股东巴菲特近期开始持续减持股份了。


除了腾讯控股2%股份转入香港中央结算系统之外,腾讯近期还有不利因素,即其控股大股东宣布减持腾讯股票。根据今年6月底的公告,腾讯控股大股东Prosus(由Naspers拥有大多数股权)及Naspers宣布,Prosus及Naspers开始进行一项长期、开放式的回购计划,并将有序地以场内出售Naspers集团所持腾讯股份的方式筹集回购计划所需资金。


市场之所以对此感到意外,主因在于这是 Naspers和Prosus在2018年和 2021年之后第三次减持腾讯。在去年减持时,Prosus 曾承诺至少在未来三年内不会再出售任何腾讯股票,没想到刚过一年就自行 “打脸”。


当时华尔街普遍认为,Naspers此次出售腾讯股票,主要是为了收窄集团与其所持有的腾讯股份折价,属于大股东的常态财务安排,并非对腾讯业务营运感到担忧。


尽管如此,但大股东的股份出售通常都会影响标的股票的市场情绪,自 Prosus 沽货以来,腾讯股价迄今已下跌近20%。


根据9月最新文件披露,Naspers及旗下互联网投资公司Prosus上半年累计减持腾讯超390万股,若以上半年平均价395.74港元计算,减持近15.5亿港元。截至6月底,Naspers及旗下Prosus最新腾讯持股量约28.74%。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腾讯营收同比下降3%,至人民币1340亿元,2022年第二季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下降17%,至人民币281亿元。


中欧基金辟谣“顶流”葛兰离职

其管理基金上半年亏112亿


9月7日,网传“千亿顶流”中欧基金基金经理葛兰申请辞职,该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9月7日晚间,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发现网络上有社交账号发布有关中欧基金基金经理葛兰离职的不实信息,中欧基金已对相关账号采取投诉举报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欧基金官网声明截图。


实际上,中欧基金葛兰手握千亿资金,成为目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最高的基金经理,是不折不扣的“顶流”基金经理,因此近年来关于葛兰的传闻颇多。


今年2月,市场就传言称葛兰管理的基金被大额赎回,称大型险资、理财子公司、FOF专户等机构投资者赎回葛兰所管基金,合计赎回金额或达到400亿元。后中欧基金回应称此为不实消息。


最新披露的2022年中报数据显示,葛兰管理的9只基金在上半年合亏112.5亿元,而同期收取的管理费合计超过7亿元。其中赚取最多的是中欧医疗健康A,上半年的管理费达4.96亿元,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居首。


葛兰大学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而后来到了美国的西北大学攻读博士,专修生物医学工程,并最终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转道投资行业,葛兰至今已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


简历显示,她历任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民生加银研究员。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曾任研究员,在2015年1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目前葛兰担任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委员、投资总监。


数据显示,二季度末,葛兰管理中欧医疗健康、中欧明睿新起点、中欧医疗创新、中欧阿尔法、中欧研究精选等5只基金,合计管理规模达到1017.51亿元,依然稳坐“公募一姐”的位置,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继续蝉联第一。


二季度末,中欧医疗健康的规模达710.81亿元,为葛兰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就这只基金的操作来看,二季度期间,葛兰对多只创新药产业链股票进行了加仓。


而在刚刚披露完毕的中欧医疗健康中报显示,葛兰写道,“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疫情反复、外围宏观环境动荡等因素难以短期彻底消除,但行业面对相关不确定性扰动的准备也更加充分,预计下半年仍将是震荡恢复的趋势。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海底捞证实一女子就餐时身亡

涉事门店已停业


针对网传的“一女子和男友在海底捞万达广场店就餐,被毛肚噎死”一事,9月8日,海底捞总部客服工作人员回应称确有此事,“门店现场通过急救和拨打120、广播寻求医护人员的方式进行救助,不幸的是没有挽回生命,我们深表难过,正积极为家属提供必要帮助,并全力配合家属和警方进行调查,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网传视频显示,现场有人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该女子进行急救。另一则疑似海底捞内部员工发出的网传截图称:“我司关于2022年9月6日蔡某某女士在我店进餐中意外死亡,我司将暂停营业进行整顿,并与蔡某某女士家属关于赔偿事宜协商,在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后再行开业。”


图片来自九派新闻。


出现意外令人悲痛,海底捞自身业绩也不乐观。财报显示,海底捞今年上半年收入167.6亿元,同比下降16.6%;净亏损2.67亿元。


除了新冠疫情反复给餐厅运营带来的影响,海底捞亏损的重要归因还包括“报告期内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人民币3.08亿元”,而这主要系“啄木鸟计划”下部分门店关停所致。


 “啄木鸟计划”指去年11月海底捞启动的关店举措,为了弥补公司对疫情发展趋势错判、快速扩张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海底捞决定逐步关停约300家门店,并于去年11月、12月间,一次性关闭了近276家门店。


啄木鸟计划关店叠加疫情影响,仍对海底捞上半年利润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据财报,今年上半年,海底捞所产生的前述相关损失合计约3.08亿元,超过了上半年整体净亏损2.67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0040亿元,同比下降7.7%。其中,3月、4月收入仅有2935.3亿元、2608.9亿元,分别下降16.4%、22.7%,5月全国超过80个区县级城市处于常态封控状态,无法堂食。加之全球局势紧张、通货膨胀加剧、原材料、运输、人力等成本上涨,消费端疲软,餐饮业充满了挑战。


23岁女孩将成上市公司实控人

担任12家公司法定代表人


9月7日晚间,停牌前股价提前涨停的大千生态(603955.SH)披露了实控权拟变更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栾剑洪、范荷娣夫妇变更为金垚莹。


履历显示,金垚莹1999年1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现任江西华盈谱系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


大千生态公告截图。


按大千生态公告,控股股东大千投资拟向速源科技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公司19.78%股份,转让价格为23.21元/股,标的股份转让总价款为6.23亿元。


从股权关系来看,江西华盈谱系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速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速源科技75%、25%的股份,而江西华盈谱系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由金垚莹、章子超分别持股99.9%、0.1%。


资料显示,2017年3月,大千生态由栾剑洪、范荷娣夫妇带领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以全要素整体性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总承包业务,具体包括城市更新业务、乡村振兴业务、生态修复业务,属于“建筑业”中的“土木工程建筑业”。


大千生态业绩自2021年开始走下坡路,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1.07%、42.58%。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59亿元,同比下降39.85%;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526万元,同比下降34.34%。


此次易主之后,有股民就在股吧中留言赞叹:“霸道美少女总裁”,但也有股民表示疑虑,直呼“拿公司玩的么”。


天眼查资料,23岁的金垚莹担任12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中9家在业,同时是4家公司的股东。这些公司注册资本最少的也有800万元,而5000万元、上亿元注册资本的也不鲜见。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这些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锂产业链,如赣州华际融创锂工业有限公司、江西华普盈创锂业有限公司等。而上述公司的名称里大多都含有“华际融创”的字样,疑似隶属于同一集团公司,其中“广东华际融创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疑为集团公司的母体。


58同城招聘卖淫信息

回应称人工审核出现误操作


9月7日,对于网站上出现“招聘卖淫”职位信息,58同城回应表示,该公司发布违规信息被拦截后,由于工作人员人工审核违规信息时误操作,导致该信息在前台展示。已对相关违规企业进行删帖及账号冻结等处理,对于本次涉事审核人员,进行警告等内部处分。


网传58同城上某公司招聘岗位截图。


9月6日,有网友在58同城网站上发现一则招聘卖淫的工作信息,岗位工资为4000-5000元/月,发布公司为山东莹耐五金工具有限公司。网页信息还显示,24小时内已有3人投递了该职位。


58同城官方客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平台上已经查询不到该公司的相关招聘信息。在平台上发布信息,都是需要通过营业执照、对公账号、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综合资质进行审核,所有在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均需要系统加人工的双重审核,方能在页面上展示,任何触发程序的预警都将限制权限,使发布信息无法通过。


同日,涉事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得知这一情况,他们没有在58同城发布相关招聘广告,应该是有人盗用了他们的企业信息,目前已经报警,正在派出所配合警方调查。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8年,58同城就因虚假信息引发争议。时至2022年,58同城上用户被骗的情况依旧存在。


目前来看,58同城在发布公开交易信息方面,门槛较低,这让黑灰产有机可乘、有利可图。而58同城的盈利来源也是这些企业的广告收入,这让其难以扮演公立的角色。


数据显示,2014年,58同城的毛利率一度高达94.7%。后来随着规模不断扩大,毛利率连年下滑,但至2020年Q1,也即私有化退市之前,其毛利率依旧达到87.9%。如此高的盈利水平,在互联网行业和公司中并不多见。


财经评论员吴其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通常只有付费企业才能在58同城等招聘平台上查看求职者简历,获取联系方式等,“换言之,平台赚了骗子公司的钱,平台与之存在合作关系”。他分析称,受害者也是通过平台联络到了骗子公司,“平台成为了骗子与受害者间的桥梁”。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自北京青年报、极目新闻、燃次元、中国基金报、新京报、澎湃新闻、证券时报、界面新闻、北京商报、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长桥港美股、节点财经、潇湘晨报、九派新闻、中国网财经等报道。)


融创也被呈请清盘;又有大股东减持腾讯?海底捞回应顾客就餐身亡;千亿顶流葛兰陷离职传言;A股最年轻实控人来了 || 大件事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