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9-20 21:02:29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龙玉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实习生:谢加
复星系又减持两家公司股份
今年累计减持金额超百亿
9月19日晚间,新华保险、豫园股份齐发复星系减持公告,其中,复星国际于9月15日减持新华保险2615.95万股H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0.84%,本轮减持后,复星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降至4.9999%;豫园股份被上海复星高科减持3892.63万股,占总股本的1%,减持金额近3亿元。
▲新华保险公告截图。
创立于1992年的复星,现已形成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业务板块,覆盖超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布局。“复星系”企业由自然人郭广昌实际控制,股权层级较多并涉及境外主体,境内核心运营主体复星国际、复星高科下属复星医药、豫园股份、海南矿业、南钢股份等上市公司及复地集团、南钢联合等非上市公司,作为各板块运营实体。
据不完全统计,加上9月19日晚公告的豫园股份和新华保险的减持,今年以来复星系宣布减持及已完成减持的参控股公司已经至少达到13家,包括A股的复星医药、豫园股份、金徽酒、海南矿业、中山公用、泰和科技、三元股份、酷特智能、ST广田、中粮工科等,以及港股的青岛啤酒、复星旅游文化、新华保险等,预估累计减持金额超百亿元。
9月19日,复星下属复星高科发布声明,表示公司近期的减持和出售是坚持投退平衡的财务战略的延续,动态梳理和优化资产组合是公司持之以恒的工作,并非仅为了应对目前的市场环境而为之。
此前据彭博社发布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银保监会近期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复星集团的债务敞口。对此,复星公开回应表示报道失实,并将对彭博社的侵权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复星系掌门人郭广昌也在微博中指出经多个渠道性监管机构求证,绝无此事。
今年6月份,评级机构穆迪将复星国际的企业家族评级调至B1,评级展望为负面。穆迪指出,未来6-12个月,复星国际境内外债务到期规模较大,复星国际流动性承压较大。对此,复星回应表示,复星经营情况平稳,本次评级调整不影响复星的偿债能力。
但根据中金公司6月底研报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23日,复星系6家境内发债主体存续债券共53支、合计余额528.5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21支、合计197.3亿元。
另据复星国际2022年中报,截至半年度末,复星国际总债务为2611.18亿元,其中包含豫园股份和复星医药等并表子公司的债务,属于母公司的债务约为1000亿元,整体资产负债率为56.8%。
此外,复星国际上半年盈利承压。2022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82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7.7%;实现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下降33.6%。对于该公司盈利承压的主要原因,国泰君安研报表示,主要是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其健康、富足、智造板块盈利全面承压进而拖累集团2022年中期整体业绩,分板块来看,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76.4%、-39.4%、-36.1%。
黄光裕夫妇再减持套现逾5亿
今年已累计减持逾50亿股
9月20日消息,据港交所数据显示,国美零售(00493.HK)大股东黄光裕、杜鹃、恒海投资有限公司和国美管理有限公司9月14日减持约27.37亿股,价格区间为0.186港元至0.195港元,合计约5.31亿港元。
减持完成后,黄光裕最新持股数目为155.99亿股股份,持仓比例由47.07%降至43.67%。据澎湃新闻,今年以来黄光裕和杜鹃合计减持国美零售股份超过50亿股。
据国美零售年报显示,杜鹃为黄光裕的配偶,恒海投资和国美管理有限公司均为黄光裕全资实益拥有。
事实上,今年以来,黄光裕减持消息不断,公司股价亦是不断创下新低。据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年1月24日,黄光裕及妻子杜鹃分别减持国美3000万股;4月1日,黄光裕场外以每股平均价0.55港元减持4亿股国美零售,套现2.2亿港元。
▲国美零售今年以来股价表现,图片来自雪球。
值得注意的是,9月14日,在该笔减持当日,国美零售股价盘中一度大跌近24%,而在此前一日晚间,中关村(000931.SZ)公告称,国美电器所持有中关村的部分股份被法院司法再冻结及轮候冻结。截至9月8日,上述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公司4.62%股份被司法冻结;所持1.46%公司股份被轮候冻结。对此,国美零售高级副总裁方巍回应称,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国美电器所持股份冻结事项会尽快得到相应解决。
业绩方面,根据国美零售最新的财报,2022年中期收入为121.09亿元,同比下降53.46%;归属于母公司拥有者应占亏损为29.66亿元,去年同期为应占亏损19.74亿元。
营收下滑、亏损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围绕着国美,同时国美零售还面临比较大的偿债压力。国美零售已连续5年亏损,2017年至2021年,国美零售合计亏损193亿元,其中2020年、2021年分别亏损70亿元、44亿元。其最新财务数据显示,国美零售流动负债净值为250亿元,同时存在若干应付金融机构逾期贷款,在资产流动性以及债务规模有着一定的风险。
今年8月19日,国美零售曾对外发布公告宣布业务调整。在业务调整的消息公布当晚,国美零售创始人黄光裕发布《致国美零售朋友们的一封信》,宣布“国美进入了战略性聚焦与蛰伏,以熬过这个寒冬…国美需要面对现实,直面生存”。
尽管国美近两年对线上、线下业务的整合及尝试动作颇多,但资本市场是否对此买账还是个很大问号。而目前现实是,国美零售股价已从最高点2.55港元/股跌至0.17港元/股,跌幅超过了90%,市值累计蒸发超800亿港币。
媒体称100亿元“灰飞烟灭”?
柔宇科技回应称运营正常
9月19日,柔宇科技官微发布声明称,有关文章涉及的商业纠纷,已通过友好协商或正常法律途径予以解决,目前公司运营正常有序。声明所指的文章,即清华天才富豪——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资产被查封,100亿元灰飞烟灭”一文。
▲柔宇科技声明截图。
9月7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消息显示,柔宇科技新增2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共计约64.88万元,执行法院分别为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博罗县人民法院,立案时间均为2022年9月7日。此前,柔宇科技还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约1.01亿元,立案时间为2022年8月18日。
此外,启信宝数据显示,近日,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非诉保全审查案件裁定书公开。文书显示,北京蓝色印象品牌顾问有限公司、狮华公关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思恩客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蓝色光标互动营销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查封、冻结被申请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下共计价值3714万余元的财产。法院认为申请人之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裁定查封、冻结。
公开资料显示,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主要生产全柔性显示屏和全柔性传感器,以及包括折叠屏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在内的人机互动产品。
2020年5月,顺丰控股、光证中丽、中铁大成等机构向柔宇科技进行了F轮投资,总计约3亿美元,估值一度达到522亿元。在此之前,柔宇科技一共完成8轮融资,吸引了包括深创投、IDG资本、基石资本、中信资本、源政投资、前海母基金、尚乘集团、越秀产业基金、盈科资本等一路大佬。
2020年,柔宇科技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连年亏损的柔宇科技自身并没有“造血”能力。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营收只有5.17亿元,累计亏损达到31.95亿元。2021年2月,柔宇科技撤回上市申请。此后,柔宇科技再未提交IPO申请。
缺乏造血能力的柔宇科技,在终止上市之后,就再也没有传出顺利融资的消息,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倒是屡见报端。2021年底,柔宇科技被曝拖欠员工薪酬,2022年4月初,“柔宇科技欠薪”多次登上热搜榜,再度引发热议。不过,今年5月柔宇科技的资金情况似乎有所好转。5月7日,多位柔宇科技员工表示,已收到公司所欠的数月工资。
在投资人看来,柔宇科技的技术一直是超前的。但在从科技到商业的转化过程中,柔宇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自建生产线。但是截至目前,柔宇又没有过硬的产品可以带来现金流,这让此前趋之若鹜的投资人们,不愿再追加投资。
密春雷公司又被强制执行4亿
其此前曾失联约半年
9月20日,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消息,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览海控股”)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超4亿元。
▲图片截自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天眼查App显示,此前6月21日,览海控股刚被上海金融法院执行7.19亿元。截至目前,览海控股已累计被执行超11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注册资本65亿人民币,密春雷为法定代表人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91.38%。同时,密春雷也为上市公司览海医疗的实际控制人以及上海人寿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密春雷以110亿元身家排名第647位。密春雷的又一身份,是央视知名主持人董卿的丈夫。
值得注意的是,密春雷此前曾被曝失联。
据多家媒体报道,密春雷从2022年年初开始去向不明,直到7月6日,览海医疗公告披露称,公司董事、董事长密春雷因个人原因授权公司董事倪小伟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授权期限于7月6日到期。自7月7日起,密春雷正常履行公司董事、董事长职责。至此,失联半年之久的密春雷,才终于回归。
此前,作为密春雷资本版图重要一环的*ST海医退市。6月21日,*ST海医公告称,公司股票将自6月28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的交易日期为7月18日,涉及股民超3万户。与退市公告一同披露的还有监管机构的处罚。*ST海医因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以及债权未收回事项等,海南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董事长密春雷等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信息数据库。
财务数据显示,*ST海医2011年以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为负值,2019-2021年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91亿元、-1.66亿元、-3.19亿元。
此外,作为密春雷“览海系”的核心资产,上海人寿披露的2021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实现净利润为-2.78亿元,而上一季度为2.88亿元。全年的净利润仅为0.3亿元,相比2020年的2.89亿元,同比骤降近九成。
小米消费金融被罚50万
因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
9月19日消息,重庆银保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9月8日,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因贷后管理不到位,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被重庆银保监局处以罚款50万元;艾浩受到警告处罚。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截图。
2020年5月,小米消费金融获开业批复,注册资本15亿元,为全国第26家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股东包括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50%)、重庆农商行(30%)、重庆金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重庆大顺电器(集团)有限公司(9.8%)和重庆金冠捷莱五金机电市场有限公司(0.2%)。
2022年2月,小米消费金融完成了首单银团贷款募集,募集到6.8亿银团贷款。5月,小米消费金融正式获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官网显示,小米消费金融围绕旅游、家装、教育、3C等场景,覆盖用户线上、线下消费需求,推出包括现金分期、消费分期、循环贷等产品。
小米副总裁兼 CFO 林世伟在去年 Q4 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小米金融已经更名为天星数科,没有分拆的计划,但会根据市场情况做出调整。他当时表示,在业务整合方面,原天星数科旗下主打的个人消费贷款产品 ——“随星借”已经由小米小贷公司变为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运营。目前,“随星借”以及小米分期界面均显示,业务由小米消金提供,用户协议签署主体尚是天星数科、小米小贷方面。
8月30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发布2022年半年报披露了联营企业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业绩情况。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小米消费金融净亏损为9319.6万元,较2021年同期扩大了43%,其去年全年净利润则为368万元。
此前,小米集团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由2021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70亿元减少0.9%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69.7亿元,主要是由于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减少,惟部分被电视增值服务及游戏业务收入增加所抵销。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自证券时报、财通社、金融界、澎湃新闻、财智头条、红星新闻、广州日报、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e公司、经济观察报、中国网财经、IT之家、新浪科技、界面新闻、蓝鲸财经、中国基金报、晚点LatePost、凤凰新闻、一点资讯、网易新闻、搜狐新闻、北京商报等报道。)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