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9-22 19:27:25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龙玉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忠旺财务破产获银保监会批复
母公司也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9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批复公告,同意忠旺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依法进入破产程序。与此同时,其母公司中国忠旺也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中。
▲银保监会公告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忠旺是中国最大的铝加工产品研发制造商,有“亚洲铝王”之称。2009年,忠旺在港交所上市,首次公开招股高达123亿。中国忠旺的创始人为刘忠田,2014年至2017年连续被福布斯和胡润评为辽宁首富与东北首富。
在港股上市后,随着快速扩张,叠加投资建厂时间长、收益低等问题,忠旺债务攀升,现金流吃紧,经营出现困难。2015年10月,忠旺尝试借壳上市,彼时选中的壳公司为中房股份。2020年4月,证监会对忠旺和中房股份提交的重组行政许可予以受理。2021年8月11日,随着“*ST中房”的一纸公告,忠旺这场长达六年的借壳上市资产重组计划失败。不能成功在A股上市的忠旺融资无望,无法解决集团的资金流动性问题,最终在2个月后,迎来旗下子公司破产的事实。
2021年10月,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公告称,因重大亏损、运营困难,下属公司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已出现严重经营困难,虽经多方努力,但已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当前问题。2022年9月,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相关债权人已于2022年8月31日,针对其附属公司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公司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破产重整申请。
9月20日晚,中国忠旺再度公布破产进展,因其37家附属公司、25家联营公司与辽阳忠旺投资有限公司等191家公司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为公平保障债权人权益,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上述253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并指定忠旺集团系列企业管理人担任253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管理人。
此外,刘忠田也深陷困境。在2019年的一起诉讼中,美方检察官称刘忠田设计空壳公司向中国忠旺转移资金;还伙同其他人将铝材以假销售的方式卖给忠旺旗下公司,用以夸大中国忠旺的财务状况。根据指控,刘忠田等多名被告涉及电汇诈骗、国际洗钱、向海关提交虚假文件及共谋等24项指控,大部分指控的最高刑期为20年,如果罪名成立且连续执行,刘忠田在美国可能面临最高465年的刑期。
深圳再现“日光盘”
1614人抢604套豪宅
9月22日,据时代周报消息,深圳蛇口豪宅招商玺家园于9月21日开盘,推出604套起步总价为1244万元的豪宅。预售期间共1615批客户成功登记,截至开盘当天22点,604套豪宅售罄。
9月13日,招商玺家园取得预售许可证,推出604套住宅,均价约12.02万元/平方米,单价区间为10-16.2万元/平方米,总货值近116亿元。最贵的一套位于6栋顶层,建筑面积约424.34平方米,总价约6904万元。
根据招商玺家园登记人名册公示,通过资料审核并冻结保证金的购房者一共1615批,保证金350万元/套,冻结金额高达56.525亿元。这一登记人数超过深圳今年首个的“日光盘”海德园的1175批。
▲图片来自上游新闻。
几位招商玺家园的购房者指出,关注该项目的主要原因是其定价与周边二手房存在较大价差。其中一购房者吴斐(化名)表示,海景是招商玺家园的一大卖点,计划全款购买,但由于选房顺序排在一千二百多号,未轮到选房,招商玺家园便已售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深圳新盘密集入市,房企为抢收“金九”,推出价格低开,以价换量。如坪山保利明玥澜岸花园,单价低至3.3万元/平方米,坪山卖出东莞价。根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统计,深圳今年已供应新房约498.55万平方米、49302套,9月供应占比近20%,创下今年以来的月度供应新高。此外,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统计,9月待入市的新盘还有7个,不乏前海瑧湾悦、宝安万科未来之光、龙岗仁恒公园世纪等关注度颇高的项目。
中原地产(中国内地)华南区总裁兼深圳中原总经理郑叔伦认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市场反弹都是先从豪宅开始,再带动其他板块,最后市场全面复苏。相信9月市场会有反弹,出现一波稳定向上的局面。
网红豪宅新盘热度大涨下,深圳一些新房项目却继续遭到冷遇,新房市场冷热不均的现象非常明显,且二手房市场依然低迷。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数据显示,上周深圳二手房录得量为434套,环比下降5.2%。协会预计,受疫情影响,今年深圳二手房“金九”行情或许会踏空。
私募大佬葛卫东选择“躺平”
两笔定增浮亏近2.5亿
9月22日,据财联社消息,葛卫东于9月21日上午在朋友圈发文称,当下环境,每天就是提醒自己躺平。
葛卫东近期参与的安恒信息(688023.SH)、用友网络(600588.SH)两笔定增亏近2.5亿元,而安恒信息较定增价格浮亏达55%。
▲葛卫东朋友圈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葛卫东去年10月21日耗资近3亿元,以324.23元/股的定增发行价获配安恒信息92.53万股,持股数达到238.1万股。经小幅减持后,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葛卫东仍持193.13万股,为该股第八大股东。截至9月21日收盘,安恒信息每股报146.57元,已经较定增价格浮亏达55%,定增部分浮亏1.5亿元。
与此同时,用友网络的定增也让葛卫东“大出血”。2022年1月28日,用友网络发布定增结果公告,公告显示,葛卫东耗资近2亿元,以31.95元/股的价格认购625.98万股。经一季度、二季度大幅减持后,葛卫东仍持有5015.98万股,为用友网络的第七大股东。以该股截至9月21日收盘价格18.29元/股计算,较定增价下跌43%,其定增部分浮亏约8550.86万元。
仅仅在两个定增项目上,葛卫东的浮亏就超过2.5亿元。业界猜测,葛卫东参与的安恒信息、用友网络两笔定增出现亏损或许就是他此番“躺平”的原因。
葛卫东从事金融,证券和商品投资长达13年,深谙资本运作。2005年发起成立上海混沌投资有限公司,平均年化投资收益接近120%。在参与西藏药业、兆易创新定增豪赚,让他声名鹊起,在市场上有着“东邪”之称。但在近年极致化市场行情下,私募大佬在定增市场也“难尝甜头”。
值得注意的是,A股持续低迷,投资者大多损失惨重,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近一年完成的定增项目中,120多个项目出现浮亏,其中70多个项目浮亏超过10%。据申万宏源证券研报统计,8月定增市场发行降温,竞价募足率环比下降。竞价解禁收益率环比下降,胜率降至不足两成。
另外,葛卫东近期亮相零跑汽车IPO股东行列,据港交所公告,葛卫东持有零跑汽车1.81%股份,总计超过1800万股。他是在2021年11月的C2轮参与股份认购,出资额达5亿元。以最新估值计算,葛卫东持股溢价已超过2.6倍。
控股股东联手私募操纵股价
巨亏8亿多,被罚420万
9月22日,据中国基金报消息,证监会网站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宜华健康(000150)(现*ST宜康)控股股东宜华集团与私募安天诚共同操纵宜华健康股价,亏损8.17亿元,涉案账户共计132个,证监会查明并处以相应罚款。
▲证监会网站截图。
据处罚决定书,证监会责令两公司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并分别处以225万元、75万元的罚款。此外,宜华集团董事长刘绍喜和安天诚总经理史利兴被认为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
公开资料显示,宜华健康前身为宜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宜华地产全面转型健康产业,随后更名为“宜华健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宜华健康第一大股东为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3.04%。但由于近期屡有被动减持,截至9月16日,宜华集团持有宜华健康31.15%股份,刘绍喜为宜华健康的实控人。
值得注意的是,宜华健康自2015年向大健康产业转型后,一路开启“买买买”模式。截至目前,宜华健康的数十次的并购中,不乏高溢价的并购,更因如此背负累积负债超46亿。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至今,宜华健康净利润都为亏损。根据其以往财务数据,2019年、2020年分别亏损15.72亿和6.25亿。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4亿元,同比下降14.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82亿元。2022年一季度业绩公告方面显示,其营收约2.59亿元,同比减少2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8612万元。
因其连续亏损,今年3月23日,宜华健康披露退市风险警示。在业界看来,其有可能成为2022年医疗板块被退市第一股。在业绩持续亏损并面临退市可能的同时,宜华健康也数度转让旗下医院股权,并且深陷数起诉讼。
此外,*ST宜康发布最新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宜华集团所持的3567.2万股股份将于10月9日-10日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占总股本比例4.06%,起拍价为5671.85万元。
华为Mate50 系列首日10秒售罄
黄牛加价万元,已紧急增产
9月21日,华为 Mate50系列正式开售,全网10秒售罄,保时捷一机难求,部分黄牛甚至加价到25000元,相比12999元的原价,足足翻了两倍多,大有在iPhone14上赔的钱,都要在华为Mate50上捞回来之意。
▲图片来自网络。
据华为方面透露,在预售阶段,华为商城及各大电商平台预订量就已突破百万部,其中华为 Mate50 Pro成该系列中最火爆的机型,昆仑玻璃版机型订单更是超过五成。
有媒体从产业链了解到,由于首日销售过于火爆,华为已开始紧急增产 Mate50 系列手机。据产业链人士透露,华为第一批 Mate50 系列共备货约400万台,目前这些备货已被自营门店及线上商城、运营商、各大电商平台、企业客户等“瓜分”完毕。
据快科技消息,华为Mate50系列手机不仅吸引了大量花粉,甚至还有果粉转投Mate50,有不少人都是对新发售的iPhone 14失望之后转向Mate50系列的,这次iPhone 14系列挤牙膏升级,多年的果粉都看不下去了。
华为 Mate50系列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热销版本搭载了“不怕摔”的华为昆仑玻璃,还有关键时刻能应急的“低电量应急模式”及HarmonyOS 3操作系统加持,众多创新黑科技吸引了消费者青睐。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1-7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56亿部,其中,5G手机出货量1.24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9.3%。华为 Mate50系列不支持5G,是消费者的一大遗憾。但华为销售渠道人士表示,华为 Mate50系列“5G套装版”即将上线,借助5G通信壳,这款4G手机可以秒变5G手机。
2020年,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接近50%,但在经历美国的几轮打压之后,华为手机市场份额节节败退,从全球销量看,2021年跌出了前7名,在中国市场也跌出了前6名。在高端智能机市场,苹果更是一家独大。
第三方数据机构Counterpoint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VIVO成为第一季度国内出货量最高的手机品牌,份额达到了19.7%。紧随其后的是OPPO、苹果、荣耀、小米、华为和realme,份额分别为18%、17.9%、16.9%、14.9%、6.2%和2.6%。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售放缓的情况下,市场份额落后的华为手机,要想重新回到头部,挑战不可谓不大。从Mate50系列目前的销售情况看,至少在高端机市场,苹果应该将华为重新视为威胁了。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自界面新闻、中国银行保险报、中国基金报、证券之星、财联社、奇偶派、上海证券报、深圳商报、IT之家、快科技、蓝鲸财经、搜狐新闻、和讯网、凤凰财经、一点资讯、东方财富网、智通财经网、上游新闻、时代周报等报道。)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