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史诗级大招!戳破学区房泡沫,从北京开始

发表时间: 2021-07-07 11:08:57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 观点

浏览:


2013年3月,北京海淀区华清嘉园。


一间37平方米的房子叫价350万,每平米逼近10万。由于价格实在骇人,这个地方被称为“宇宙中心”。


但仅仅3个月之后,这个记录就被打破了。东城区景山东街,一个400平方米的四合院,报价1.3亿元,每平米32.5万。


由于报价过高,这两套房源很快就被下架了。但从它们这里,绝大多数人第一次听到这样一个概念:


学区房。


经过这些年的疯狂发展,如今学区房已经家喻户晓,名震全国。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价格,让很多人一听到这个词,就想起“奢侈品”三个字。


如今,北京一声惊雷传来,每一个关心学区房的人都应该明白:


学区房的逻辑,要变了。



1

北京放大招,学区房迎来重击



这个暑假,在北京西城区,坐拥学区房的业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沮丧。


从7月2日开始,北京西城幼升小的部分学生家长,就陆续接到了调剂电话。


原本可以上德胜育翔小学的,被调到本区“西师附小”和新街口“志成小学”,甚至还有调到什刹海学区“鸦儿胡同小学”的。


本可以上金融街宏庙小学的,被调剂到了本区的“华嘉小学”、“实验二小涭水河分校”。


更惨的,是在2020年7月31日后购房的家庭,无论你买的是哪个名小的学区房,只有普通小学可以选。



要知道,为了能挤进名校,这些家长都曾斥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巨资,才抢到了德胜、月坛和金融街片区的学区房。


一夜之间,稳上名校变成了“绝缘名校”,这学区房算是白买了。


导致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是北京西城区最近明确,2020年7月31日后购房家庭,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这个著名的“731政策”,早在去年就掀起了热潮,如今算是尘埃落定。


所谓的“多校划片”,就是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多校划片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这个政策完全颠覆了学区房的既有逻辑。在过去,就近入学的背景下,只要你买到了名校旁的房子,就一定能上名校。但现在不一定了,就算你买了15万一平的学区房,照样有可能给你分配到5万一平的房子那上学。


至于分配到哪个学校,全凭公开摇号,拼的是运气。


15万一平买来的学区房,上的却是5万一平段位的学校,这里头的差价,就是家长们交的学费。


西城区此举极具象征性意义。在北京,西城区的教育资源堪称顶级。作为“中心地区”之一,西城区有着众多部委机构且名校林立,属于教育资源的“珠峰地带”。


在媒体的报道中,前几年,这里曾因“11平方过道学区房挂牌150万”、“半地下室学区房卖出1050万天价”等新闻引发广泛关注。



此前,一个小区对应一所学校,只要能买到名校对应的学区房,100%可以入读名校,即便是过道房、地下室都会引起疯抢,学位房热度高居不下的原因正在于此。


但如今,“多校划片”正式实施后,斥巨资买下学区房的家长和投资客都傻眼了。


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消息出来后,西城德胜片区有房源直降80万。



在北京西城,押注学区房的人迎来了最大的滑铁卢。



2

学区房,到底有什么魔力?



在这之前,学区房一直是买房人心中的信仰。


以北京为例,作为全国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这里的学区房从来不缺惊心动魄的案例,尤其是在义务教育资源顶级的西城。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16年3月,一篇题为《46万一平,谁买走了北京天价学区房》的文章引爆朋友圈。


这篇文章开头的第一句便是:


“11.4平米,530万。每平米46万的单价创下了近期学区房单价纪录。”


尽管这篇文章最后被央视曝光为虚假信息,但房屋所在的西城区文昌胡同,依旧是天价学区房的主儿,只因其对口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据央视当时的报道,文昌胡同在2013—2015年3月期间成交了4套学区房,面积分别是8.1平方米、14.59平方米(2套)和10.9平方米,3套的建筑年代是1980年,1套1990年。但这4套房的单价最高达27.34万元/平方米,最低的也有21.25万元/平方米。


2019年7月初,西城区德胜片区还成交了一套仅12.2平方米的老破小,成交价高达360万元,单价逼近30万元/平方米。


学区房的疯狂,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


不只在北京,全国各大城市,凡是优质学区房,都是一片“群魔乱舞”。


在深圳,华强北有个学区盘叫阁林网苑,一套44.58㎡的房子,2020年4月卖出时成交价632万,每平14万,上一年同期的成交单价是10万。换算一下,一年时间,房东每天躺赚5000块,买房人则要多掏近180万。


2019年,南京出了一套“迷你”学区房,13㎡大的房间内,只够放一张床、一张桌子。



但因为总价低,房东报价168万,看房人排到了门口。更魔幻的是,这是一套“瓦房”,房龄已经39年。


这个“破房子”跑火的原因,在于它属于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学区范围。琅琊路小学是南京最有名的三所小学之一。


最后,这套疯狂的瓦房并没有卖成,因为房主只有居住权没有房产证。这只不过是中介利用市场焦虑,制造的一场营销。


荒诞的现实背后,是学区房巨大的魔力。


《中国教育报》曾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大概有16万名儿童进行了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其中,京籍学生大概10万名,非京籍大概6万名。但东城、西城和海淀三个区口碑最好的25所小学,只能接收大概5000名学生。


一边是16万人的潜在需求,一边是5000个优质学位名额,而学区房,就是通往名校的那张船票。


你想想,这样的学区房能不火爆吗?


学区房火爆的深层次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与不平等。


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大学本科录取率,河南考生108.4万,本科批次录取36万,率取率是33.2%,广东、四川、安徽、河北、湖南、江西、甘肃这一数据在35%-43%之间。而北京是68.9%!



这意味着,同样参加高考,北京的孩子10个里头7个上本科,河南是3.3个。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内部教育资源极度不平衡。


在绝大部分城市,重点高中的升学率都远远高于普通高中,而能否进入重点高中,取决于能否进入重点初中乃至重点小学。而初中小学都是免试入学,能否上全凭划片或者摇号。


最后的焦点,就落到了那套决定命运的学区房上。


买下了学区房,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哪怕再不济,孩子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学区房也是市场上的“硬通货”,转手一卖也能赚上一笔。



就这样,在稀缺教育资源和金融属性的裹挟下,学区房逐渐走上了狂欢的巅峰。



3

学区房,进入调控时代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不断攀升的价格,与家长们“望子成龙”的焦虑一碰上,就滋生出了学区房的魔幻与疯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和我们目前的人才选拔方式密不可分。激烈的社会竞争下,我们的人才选拔,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能考高分、一路上名校才是王道。


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鸡娃”之路。


上海一位5岁孩子的15页简历曾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幼儿园大班时,他的中文识字量达1500字,英文书年阅读量500本,每周还附带3篇英语日记。



在这些父母的世界里,孩子的每一次升学都像一场大型战争,每一步都不能错。在他们看来,要更大概率找到“最好”的工作,孩子就要上最好的大学、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初中、最好的小学,甚至最好的幼儿园。


这个鸡娃链条,环环相扣,丝毫不容懈怠。


而学区房,就成了他们进入名校的关键切口,哪怕是耗资千万、倾家荡产,他们也在所不惜。


与此同时,在“鸡娃”的过程中,这些人也发现了教育和房价之间的微妙关系:孩子成绩越好,小区的房价越高。于是,有人组建孟母群、自办奥赛班,自觉成了房价的“保卫者”。



更关键的是,学区房的不断上涨还引来了炒房客,他们调动巨量资金大手笔囤入学区房,捂一段时间又转手卖给需要的接盘侠,从中牟取暴利。


但享受学区房红利的这些人很少能意识到,优质的学校资源,是市政规划、教育团队、优质生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波社会带来的红利,被拥有学区房的少部分人攫取。而其他普通民众,为了在教育资源上往前走一步,就要花费天价,从业主的手上购买这种垄断权。


打破这种垄断,正是学区房调控的意义。


4月30日,高层会议明确提出——


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在这之后,广州、成都、石家庄、南京等多地将学区房的整顿作为重点。


在上海,自2021年起,上海市委属试验示范性高中,将拿出招生总计划的65%,通过“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的方式分配到区和学校。政策出台后,有房源挂牌价一天降近80万。



在深圳,官方首提“全区试点大学区制”,在民治街道小一和初一各自选取5所学校,纳入到大学区招生学校中,狙击高价学位房。


更多的城市已经在行动。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亲自下场开炮,足以见高层整治学区房的决心。


尽管学区房不会这么快终结,但不难想象,未来那些顶尖学区房、老破小学区房,注定不会再有过去的荣光。


那些学区房泡沫的鼓吹者,也注定会被历史浪潮拍打在沙滩上。




4

尾声



学区房的巨大泡沫,正在被不断挤出。


这一点很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了。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学区房调控的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信号——


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


学区房概念的真正兴起,是在200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就近入学”被强调之后。


后来的“小升初”直升制度,更是把“学区房”推上了神坛。有资深地产中介就曾表示,多年来,学区房一直是砍价最少、交易周期最短的房源之一。这样的氛围下,“一个过道”卖出天价也就不足为奇。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学区房已经变成了教育垄断和阶层固化的砝码。


早期政策倾斜导致的教育资源严重分配不均,成了既得利益者极力捍卫的阶层门槛,在市场的浪潮和家长们“望子成龙”的焦虑中,这个门槛被不断抬高。


如此一来,教育内卷加剧、躺平主义开始泛起。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层开启了一场利益分配的重构。


教师轮岗制度、叫停寒暑假辅导班、严控在线教育,甚至试点启动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这些,都是改革的一个个小步伐。


触碰到既得利益的改革,注定是阻力巨大的。


北京西城区刚刚推动“多校划片”的时候,据说直接有老干部闯到区教委办公室胡闹,甚至有人当着工作人员的面在办公室里大小便。


但无论如何艰难,这一步已经迈出去了。


未来,希望房住不炒,也能迈出这关键的一步。

>广佛银行融资政策大全<   今日一选>>

| 经济学博士好文推荐:再说一次,买这些房只能算消费

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史诗级大招!戳破学区房泡沫,从北京开始
《中国教育报》曾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大概有16万名儿童进行了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其中,京籍学生大概10万名,非京籍大概6万名。但东城、西城和海淀三个区口碑最好的25所小学,只能接收大概5000名学生。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