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许家印“打骨折”,李嘉诚猛抄底;严查芯腐败,大基金总裁被查;“90后中金男”年薪百万?连夜调查 || 大件事

发表时间: 2022-07-29 17:35:19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龙玉

编辑:易鸣

设计:岚昇


 恒大再售恒大中心

李嘉诚欲投标抄底


7月29日,长实集团在一份电邮声明中称,该公司已就中国恒大中心提交了投标书。随后,长实集团向澎湃新闻确认,公司已入标“中国恒大中心项目”。据悉,长实集团,是李嘉诚一手创立的企业。


7月28日下午,有市场消息称,恒大拟出售中国香港总部大楼,接盘方是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据悉恒大正寻求出售物业以套现,标售湾仔中国恒大中心全幢商厦,市场估值约90亿港元,7月28日截标。


中国恒大中心毗邻维多利亚港湾,是一栋共26层的甲级写字楼。总楼面面积为3.21万平方米,大楼之前名为“美国万通大厦”。2015年11月,中国恒大以125亿元向华置购入湾仔美国万通大厦全幢,后易名为中国恒大中心。


2020年10月有市场消息称,恒大已全额偿还了40亿港元的夹层融资。知情人士续指,这笔钱用作其2015年购置香港湾仔区一栋写字楼的抵押债务的部分再融资。据凤凰WEEKLY地产消息,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年的项目文件上还显示背着76亿的债,现在大概率是没有还清的。”


也就是说,恒大如果真的以90亿的估值卖掉,实际收入可能只剩下当初的一点零头,如果是以去年105的估值卖出,真正回款的资金也不到一半。


让恒大如此着急卖出,不仅是因流动性问题还未解决,中国香港的写字楼租金市场疲软也是原因之一。据港媒报道,目前恒大中心出租率仅约八成。


早在去年8月就有消息流出,恒大拟出售位于湾仔总部大楼,计划以105亿港元将其香港总部大楼出售予越秀地产,但最终考虑到恒大未偿还负债会为交易带来潜在不稳定因素,遭越秀董事会反对收购计划,收购方案最终“落空”。


如今时隔1年,中国香港总部大楼估值再度下降25亿港元,而接盘方正是李嘉诚家族的长实集团,较105亿港元再度下跌14%,较恒大的买入价125亿港元已经下跌28%。


业内人士认为,90亿港元的估值对于长江实业来说确实是抄底。有了长江实业的介入,其他投资者会因此增加对此类物业投资的兴趣和积极性。


2021年财年,长实集团总收入为832.4亿港元,同比增长16.7%;股东应占溢利212.4亿港元,同比增长30.5%;净负债率仅7.9%,银行及其他借款余额965亿港元,一年内到期288亿港元,比2020年底少了60亿港元,手上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为633.6亿元,比2020年底多了38亿港元。


 “90后中金男孩”秀出年薪百万

为贷款开具的非正式收入证明?


7月28日,券商员工薪酬水平再次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网传中金公司一名交易员的配偶晒出了其丈夫的收入证明,印有中金公司公章的证明材料显示,该交易员的月均收入为8.25万元。图片配文称:“93年老公的收入水平,所以算婚后财产吗?”


对此,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该事件已引起中金公司重视,涉事员工正被停职调查中。”而对于上述“炫薪”、母公司中央汇金的动作、以及后续如何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公司方面表示不便回应。


昨日晚间,金融圈网友们快速扒出了被晒出月薪8万多的中金公司杨姓员工据称就职于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隶属于债券交易组,证券业协会显示其2019年6月在中金公司备案登记。


如果中金公司是杨某的第一份工作,那么意味着他毕业3年就达到了年薪百万,的确能让不少同行艳羡了。


对于这一事件,有业内人士发表观点称,这个岗位和资历的税前大概是月薪3-4万,奖金平摊下来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疑似是公司HR为了员工贷款买房开具的非正式收入证明。


相关人士指出,图片收入证明原文只有一行字,连身份证信息、在职在岗明细都没写,是一个典型的“应付”,比如银行需求的非标准格式的收入证明。


该人士指出:“离谱的就是这个女生,把这种潜规则都捅开了。”


“相比一般券商,中金公司的薪酬在行业内确实算相对较高的水平。因为中金公司在早期诞生之初就定位国际化路线,所以薪酬体制也较与国际接轨。”券商业内人士称。


Wind数据显示,人均薪酬方面,2021年中金公司以98.30万元的人均薪酬水平排名第一。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紧随其后,人均薪酬分别为89.37万元、82.9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金公司人均薪酬排名第一,但2021年98万元的水平,较2020年114.98万元的人均薪酬水平,仍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中金公司大量招新人,平均薪酬有所拉低,但实际上老员工的薪酬在行业内,还是相对较高的水平。”前述券商人士称。而从员工数来看,中金公司这两年确实增长比较迅速,其2021年共有13557名员工,相较2020年12月31日净增4185人,增幅已近45%。


这已不是第一家券商员工因“晒薪酬”登上热搜。


无独有偶,今年1月6日,一张某证券公司非银分析师的工资单截图在网上流传。截图内容显示,这位分析师在2021年10月、11月的税前收入均超过10万元。截至2021年11月,这位分析师年内税前收入合计达224.67万元,同样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大基金总裁丁文武也被查

“大基金”成为“重灾区”


7月29日消息,据财新网,多名知情人士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家大基金”)总裁丁文武近日被有关部门调查,目前仍处于与外界失联的状态。


丁文武最后一次参加公开活动,是7月16日出席福建厦门举行的第六届集微半导体峰会。他表示,前两年半导体行业的形势非常好,甚至有人说“赚不到钱就是傻子”,但现在开始,这种形势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半导体行业正在从波峰向波谷的趋势发展。


丁文武,2011年8月16日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2014年国家大基金成立之后出任总裁至今,国家大基金投资的重大项目都需获得基金公司董事会的核准。


自2014年设立以来,国家大基金募集两期,管理资金规模超过3300亿。工商信息显示,国家大基金一期,成立于2014年9月,规模超过人民币1300亿元,由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 华芯投资 ")为唯一管理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山东省监委宣布,华芯投资副总裁高松涛涉嫌严重违法,正在接受监察调查。


国家大基金二期成立于2019年10月,规模超过2000亿元。目前,已投资并购项目超过131个,几乎覆盖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所有龙头企业,对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作用是全产业链的。


国家大基金的另一个投资方紫光通信,是紫光集团100%控股企业。2022年7月25日,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也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目前也处于与外界失联的状态。


据媒体报道,十三五期间,作为国家大基金的主要出资人的国家开发银行,曾经对紫光集团授信1000亿、华芯投资亦曾承诺投资紫光集团500亿。


值得一提的是,7月28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也因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


国家大基金相关领导人接连先后被查,据新浪科技,有业内人士表示,“说明目前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的推动,管理越来越严格了。”“早些年国家大基金投资时期,一些半导体工厂建设成本明明一开始只花费了2亿多,但却对外说建厂成本近20亿,中间存在诸多不透明处。”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国资基金的GP和高管,预计将成为国资监管规范的下一个重点领域,亦将成为纪委、监察委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独行月球》点映及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

影视大佬“押宝”,孙宏斌也参与


7月28日中午,据灯塔专业版,由张吃鱼执导,沈腾、马丽主演的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点映及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影片正式上映时间为29日上午9点。


图片源自灯塔专业版。


据灯塔专业版,《独行月球》的主出品方有6家,包括开心麻花、中国电影、阿里影业、儒意影视、猫眼微影和西虹市影视;联合出品方有14家,包括墨境天合、酷鲸影视、北京金知了影视、横店影视、融创未来影视、抖音文化等。


据每日经济新闻,《独行月球》的背后站着5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国电影(600977.SH)、横店影视(603103. SH)、阿里影业(01060.HK)、中国儒意(00136.HK)、猫眼娱乐(01896.HK)。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联合出品方之一的融创未来影视,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图可以发现,深圳融创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为天津盈瑞汇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的两大股东之一为融创中国执行总裁、融创中国东南区域集团总裁王鹏。而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则是一家从事住宅及商业地产综合开发的企业,实控人为孙宏斌。


《独行月球》官宣定档9天内,中国电影、阿里影业、中国儒意、猫眼娱乐和横店影视的股价涨跌幅分别为4.2%、1.4%、-5.6%、-0.8%和0.9%。目前看来,影片对上市公司的拉动力尚不明显。


但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即尚未官宣之时,《独行月球》想看人数破50万人次,有电影媒体给出了45亿元,甚至75亿元的票房预测。


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12时,影片《独行月球》点映及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元。截至7月28日13时,《独行月球》首日(7月29日)场次达18.77万场,刷新国产片首日场次纪录。此前该纪录为《唐人街探案3》在2021年2月12日创造的首日场次18.76万场。


 腾讯云高管向下属借钱不还

或因炒中概股,被割了韭菜


7月28日,一则关于腾讯云高管的故事在脉脉炸开,冲上热搜榜第一。据网友爆料,腾讯云数据库的负责人丁奇(化名)利用职务影响力,找下属四处借钱,从老员工到新入职的员工,每人借钱从几万到数十万,波及员工超过百名,且涉及金额数目巨大。


图片源自网络。


丁奇,是腾讯云数据库的负责人,且在整个数据库界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在极客时间的《MySQL 实战 45 讲》专栏,对不少后辈开发人员产生过影响。


早年间,丁奇做过百度贴吧的后端服务开发工程师,后来与MySQL(开源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结缘。之后丁奇常年活跃在各大MySQL社区,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大咖。


在来到腾讯云之前,丁奇在阿里云工作,职级为P9。与褚霸共事,参与过阿里云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内核的开发,负责开源分支 AliSQL。


据科创板日报,知情人士称,自去年开始,林晓斌向不少腾讯同事借钱未还,但实际总金额没有一个亿那么多。多名腾讯员工称,林晓斌或因此被辞退。另有知情人士称,林晓斌之所以落到这个地步,是因为炒中概股,被割了韭菜。


据媒体报道,自2021年初以来,中概股总体累计跌幅巨大,不少个股累计跌幅已超过90%。粗略推算,中概公司从2021年高位的市值累计缩水超过1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6.3万亿元)。


就在今年7月12日,中概股刚经历了一轮大跌,总市值一夜蒸发约770亿美元(约5150亿元人民币)。当日,衡量中概股整体表现的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盘暴跌7.07%,创下2022年5月9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热门中概股中,阿里巴巴股价大跌9.4%,拼多多大跌10%,京东跌3.9%,网易跌4.7%,百度跌5.7%,理想汽车跌4%,蔚来、小鹏汽车跌约9%,贝壳跌9.6%,哔哩哔哩跌10%,爱奇艺跌6.4%,新东方跌逾11%。此外,腾讯ADR收盘下跌了3.88%。


有专家分析指出,中概股大跌一方面压力来自于之前上涨后的获利回吐,另一方面腾讯阿里面临反垄断罚款,市场对中概股投资逻辑与成长性仍存不确定预期。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财新网、并购的逻辑、新浪科技、科创板日报、科技每日推送、华夏时报、每日经济新闻、环球网、经济观察报、中国证券报、澎湃新闻、和讯网、中国基金报、凤凰WEEKLY地产等报道。)

许家印“打骨折”,李嘉诚猛抄底;严查芯腐败,大基金总裁被查;“90后中金男”年薪百万?连夜调查 || 大件事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