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蒸发9000亿,50万散户高位接盘,中国平安正熬走“铁粉”们 || 焦点

发表时间: 2022-07-29 17:35:53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投资失利,摔在地产上。机构出逃,50万散户高位接盘被套。迷雾中的中国平安,要如何走出困局?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杨煜

编辑:易鸣

设计:岚昇

实习生:龙玉


曾被视作全球最赚钱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601318.SH)也被穿越周期这一大难题所困扰。


寿险改革,是中国平安掷出的跨越周期之利器,然而历时三年,从目前取得的成绩来看难言成功。


截至7月16日,5家A股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均已出炉。在2022年1-6月的寿险业务中,平安寿险的保费收入为2634.35亿元,同比下降2.51%,而中国人寿下降0.66%、人保寿险增长12.33%、太保寿险增长5.43%、新华保险增长1.96%,平安寿险增速在5家上市险企寿险业务中垫底。


人口红利消失和竞争加剧的格局下,中国平安改革的阵痛十分明显,另一方面,由于投资踩雷,资本市场对中国平安的态度也从“热捧”转向“冷遇”。


2020年底,中国平安A股股价一度涨超90元/股,市值更是站上了1.7万亿的巅峰,此后震荡下跌,7月29日的开盘价为42.79元/股,总市值约0.78亿。一年多内股价腰斩,中国平安的市值已经蒸发超过9000亿元,被中国人寿反超,失去了“第一”的宝座。中国平安该怎么办?


 机构出逃,50万散户接盘


中国平安的股价脱离地心引力出现暴涨,是从2017年4月开始的。


彼时,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携高管喊话公司股价被低估后,这家保险公司实现大象起舞,短短半年股价翻了近三番,从25元/股上涨到70元/股左右。2018年新业务增长放缓,股价又开始震荡回调,2019年,靠着为期一年的百亿回购动作和投资收益又将股价拉升了回来,冲上了90元的高点,到2021年直接从最高点跌落。


对于这只“白马股”,投资者的热度不减,情绪也比较复杂——没有入场的投资者对“抄底”跃跃欲试,持续下挫的股价又令持有者纠结是否止损离场。


与此同时,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甚至是中国平安十年铁粉的私募大佬,纷纷用行动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率先跑路的是各大机构。东方财富数据显示,2020年底,有2037家机构持仓中国平安,占总股本的比例为24.58%,到2022年6月底机构撤退到还剩417家,持股比例仅占总股本的2.19%。


除了主流基金的清仓式减持,中国平安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也有人选择撤退。在A股市场,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内减持1350万股中国平安,减持比例达2.79%,象征北上资金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2021年首季度增持11.28%后,在接下来四个季度合计减持2.71亿股,减持比例达34.09%。


不仅如此,在H股市场,泰国首富谢氏家族的卜蜂集团通过旗下的商发控股、New Orient Ventures Limited 及Plenty Ace Investments (SPV) Limited间接持有中国平安股份,是中国平安的单一最大股东。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16日期间,卜蜂集团累计减持平安H股1.8亿股,若按中国平安H股在此期间的均价90港元/股计算,套现金额约为160亿港元。


股价跌跌不休,还熬走了中国平安的十年铁粉。


据悉,被称作“平安扫地僧”的私募大佬李驰自2008年买入中国平安,随后一直坚定持有并积极唱多,坚守十余年,他也被股民称为“李平安”。但李驰也于2021年6月自曝已经清仓中国平安。


李驰对此表示:“我自己理解的大波段,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弃’时,但平安是第一大股东都在抛弃,已经不属于他的人弃我取范畴了”。


与上述情况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平安的股东户数却在急剧上升。从2020年底的70.05万户增加到2022年一季度的121.05万户,增加50万户,这意味着在机构出走的同时,大量散户涌入中国平安高位接盘。


为了提振股价,中国平安也不是没有采取措施。


如2017年马明哲喊话股价被低估一样,在2022年3月的股东大会上,CEO姚波再一次表示:“目前股价确实被低估,未来将积极做好市值管理回馈股东,包括持续提高分红,用更好的现金回报回馈股东,以及公司股票回购等”。


同步进行的,还有中国平安再次挥舞“百亿回购计划”大旗。据2021年8月公司公告,中国平安拟使用不低于50亿元且不超过100亿元(均包含本数)的自有资金,以不超过82.56元/股的回购价格,回购公司A股股份,为期不超过一年。


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1.02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56%,耗资50亿元。


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本次的股票回购动作远不如2019年提振的资本市场信心。从2021年8月26日宣布回购计划时的49元/股,持续缓慢下跌至目前的42元/股,股价已经跌回至五年前的水平,只留下后来进场的散户在原地叹息。


中国平安的股价从2020年末触达高位之后一路下跌。图源自雪球。


 受地产拖累,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仅有2.3%


如果说,中国平安股价腰斩有导火索,屡次投资“滑铁卢”尤其是踩雷房地产一定是重要诱因。


华夏幸福曾是中国平安“长期股权投资”的重点项目,其曾于2018、2019年两次注资房企华夏幸福共179.47亿元,持股至25.02%,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2021年上半年,华夏幸福主动承认“暴雷”,亏损约94.8亿元,中国平安也深受拖累。


中国平安曾公开表示,投资华夏幸福的风险敞口为“股权投资180亿,表内债权投资360亿,一共540亿”。2021年中期,中国平安对这笔投资资产减值计提359亿元,对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高达208亿元,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15.5%。


受此事件影响,甚至有消息指出“监管机构正在调查中国平安房地产投资,并已经下令平安保险停止销售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另类投资产品”,对此,中国平安回应称,其一直严格遵守相关监管规定,并称相关报道“缺乏事实依据”。


客观来说,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平安的投资收益率常年领先行业。据2022年6月,中国平安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过去十年的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达5.7%。


但是,中国平安的投资风格却算不上十分稳健。


在2020年对汇丰银行的投资中,作为汇丰的二股东,平安资管在该行2020年迎来业绩和股价双重下跌的重大危机时,于当年9月23日逆势“加仓”至持股比例8%,导致中国平安对汇丰控股的投资一度浮亏达503亿港元。


而另一方面,在华夏幸福爆雷后,中国平安又大举加仓地产。


2021年6月28日,平安人寿斥资330亿元用于收购凯德集团位于中国的6个来福士70%股权股权。此次产权的收购金额一举超过了6月16日黑石公司收购SOHO中国的价格,成为2021年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房地产收购案。


对此有投资者指出,商业地产大势已去,中国平安可能是房地产行业最大和最后端的接盘侠。


叠加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近段时间,中国平安的投资收益率也受到较大冲击。


2021年年报显示,中国平安总投资收益1440.86亿元,同比减少27.8%,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6%、4%,同比减少0.5%、2.2%。


而2022年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近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6%。第一季度,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3.3%,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仅为2.3%。


而在其他险企中,2022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445.58亿元,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3.88%;人保财险实现总投资收益365.4亿元,同比减少11.6%;中国太保的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3.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资本市场潮起潮落,顺境时,锐意进取的投资风格固然能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在震荡之中,下注最猛的,必然率先受到波及。


 核心业务走入困局


从业务构成上来看,保险业务尤其是寿险业务才是平安的命门。


2021年年报显示,中国平安的业务涵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业务,其中人寿保险业务占比51.87%,财产保险业务占比25.74%。


截至2021年底,中国平安主营业务构成。来源:万得股票。


投资踩雷引爆了中国平安的股价下跌,但寿险业务走入发展困境,才是导致中国平安估值下跌的内核。


过去数年来,我国的保险企业是享受了一波人口红利的。叠加保险代理人海战术,中国平安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然而,随着保险业原先粗犷的人海战术经营模式已到头,营销员流失率居高不下且持续提升,尤其自134号文以来,监管趋严、居民保险支出放缓,使得险企增速下滑、人力成本增加。


其中,中国平安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在2018年为141.73万人,到2019年为116.69万人,同比下降近17.7%;再到2020年的102.38万人,同比又下降了12.3%。


在此背景下,中国平安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2019-2021年公司营收增长率变化为19.7%、4.2%、-3.1%。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9%、-4%、-29%,两项指标增长率均呈持续下降趋势。转型变得刻不容缓,中国平安自2018年下半年起正式启动寿险改革,2019年成立寿险改革领导小组。


如何穿越周期,找到新的增长曲线,才是中国平安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寿险改革历时三年,新业务增长仍旧承压。2022年一季度,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296.78亿元,同比增长16.0%。受代理人队伍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疫情扩散,以及去年同期较高基数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125.89亿元,同比下降33.7%,


在2021年2月,便有投资者询问中国平安的高管谢永林,过去两年寿险业务的改革被初步证明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如何看待改革过程中寿险业务的滑坡?


对此,谢永林表示并未正面回答,其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传统代理人线下业务展业受阻,同时宏观经济及个人收入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客户对长期保障的消费支出暂时放缓,公司高价值的长期保障型业务受到一定冲击。而公司将聚焦渠道升级、产品升级、经营升级三大方向改革,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加速推进项目落地。


2022年7月26日,日本券商野村发表评级报告,将中国平安(02318.HK)目标价由78.17元下调至75.04元,并预料在人寿保险业务方面,中国平安次季税后营运溢利按年增13%至274亿元人民币,而新业务价值则按年跌20%至67亿元人民币。

蒸发9000亿,50万散户高位接盘,中国平安正熬走“铁粉”们 || 焦点
投资失利,摔在地产上。机构出逃,50万散户高位接盘被套。迷雾中的中国平安,要如何走出困局?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