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搜索

“销冠”小鹏,面临产能过剩 || 焦点

发表时间: 2022-08-15 21:06:04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 无冕财经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小鹏汽车今年的销量目标为25万,而随着广州和武汉工厂投产,预计产能将达60万辆。小鹏此前为何着急扩产能?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施燕芬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实习生:龙玉


小鹏汽车正在以价换量。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小鹏汽车门店销售降价,尾款抵扣在5000-10000元不等,部分车型还有3000-10000元的选装权益。交付时间也大幅缩短,目前多数车型能在3-5周内交付。


以价换量,通常是车企在销量不佳时的选择。


市场消息指,小鹏早在7月16日悄然进行降价活动。财新报道更指出,小鹏汽车降价,才保证7月销量领先于理想和蔚来。


今年小鹏将销量目标定在25万,随着广州和武汉工厂投产,预计产能将达到60万辆。但今年1-7月,小鹏总交付8.05万辆车,才完成目标的32%。


小鹏在去年7月超越“老大哥”蔚来之后,除今年2月、5月被理想汽车赶超外,一直保持销量领先。但在今年7月,“蔚小理”销量神话不再,二线造车新势力哪吒、零跑卖得更好了。


前期的大幅扩产,正在让小鹏面临产能过剩危机。


 为何急匆匆扩至60万辆产能?


造车新势力中,为何是小鹏第一个面对产能危机?


小鹏最早意识到“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的重要性,第一个选择自建工厂。


2017年,小鹏与广东政府签订合约,在肇庆拿了3000亩地建厂。


蔚来直到现在都是由代工厂江淮汽车生产;理想扩产步调则跟在小鹏之后,去年才计划扩产,将在2023年正式投产。


而目前小鹏肇庆工厂年产20万辆,足以满足去年9.8万的年销量。在产能提升后,小鹏去年也与海马汽车“分手”。


小鹏汽车总销量才跨过20万辆门槛。


前期扩产力度大,小鹏将在今年迎来产能大爆发。


小鹏的广州工厂和武汉工厂预计在今年内投产。去年11月,创始人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自有肇庆工厂,加上在建的广州和武汉工厂的总设计产能达40万辆,通过“双班生产”,小鹏汽车将能支持60万辆的年产量。


为何小鹏着急扩产?


“深途”曾引述一名长期关注汽车行业的投资人的话称,造车本质上不是一门好生意,因为重资产、低毛利。对于财务投资人来说,无论是ROE还是毛利、净利都很低,稍微费用控制不当就亏损了。但造车的规模效应很强,产值大,税收高,增加就业,对地方政府的价值比较大。


因此,造车企业往往与地方政府一起合作。譬如,蔚来与合肥之间的佳话。


而小鹏与广东政府的关系也不弱。


小鹏联合创始人夏珩曾对“汽车头条”表示,“广东省委给予了项目非常大的支持,这让小鹏汽车落户肇庆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至于是多大的支持,夏珩曾有保密协议,但隐晦表示地方政府的银行或产业资金,参与了小鹏汽车的建设资金筹措。


后来,因新能源行业急剧变化,肇庆工厂建设一度陷入烂尾状态。肇庆高新区以与小鹏合资的模式,向小鹏输送1亿左右的资金。


2020年,小鹏在广州建造新工厂,获得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的全资企业广州凯得的40亿元融资。


这并非是地方政府的单方面付出,小鹏需作出承诺。根据财新消息,小鹏与广州的项目,需产值达标方能享受优惠政策。


广州项目目前仍未正式投产。至于肇庆工厂,据肇庆日报消息,小鹏汽车高级副总裁肖斌2021年9月曾表示,“今年年初,小鹏汽车承诺要为肇庆贡献百亿产值,至9月底,小鹏已履行承诺。”


2021年,小鹏营收209.88亿元,同比增长259.1%,因此其收到的政府补贴大为增加,2021年,小鹏其他收入为2.1亿元,较2020年的0.87亿提升显著。


 补贴退坡,靠什么消化产能?


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离不开丰厚的财政补贴。


2019年,补贴大比例退坡,行业跌入低谷,“蔚小理”濒临破产边缘。今年6月汽车下乡政策出台后,明显催生二线新势力销量大增。


而小鹏得到的国家补贴,比其他两家要多。


根据工信部公示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清算情况,2020年小鹏的肇庆工厂获得2.5亿补贴,为小鹏代工的海马汽车获得1.96亿,海马产量的60%为小鹏汽车。也就是说,这一年小鹏获得了大约3.6亿补贴。


江淮汽车为5.4亿,蔚来占江淮汽车产量不到10%,属于蔚来的部分大约为0.5亿。理想汽车直接获得0.66亿补贴。


去年12月,在新一轮补贴退坡的前夕,小鹏还闹出一场“阴阳合同”,陷入骗补风波。


据江苏城市台消息,南京陈先生购买一辆小鹏P7,签订合同确定好279650元的总价格,但提车时被要求缴纳额外费用。小鹏销售解释,陈先生的车加上选装达到了32万元,超出国家补贴30万元的门槛,因此没将额外金额写上。


小鹏的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


相比于蔚来43.47万的平均售价,理想的售价区间为30万-40万元,小鹏的价格设置在15万-40万区间,大部分车型都满足在30万以下。


今年初,新能源补贴继续退坡,车企马上进行涨价。而小鹏汽车主动补贴,以弥补被退坡劝退的潜在顾客。


小鹏在财报中说,“减少和取消补贴会对我们的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而当下主动补贴会进一步压缩小鹏的盈利预期。


今年一季度,小鹏净亏损17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116.2%、环比增加32.1%,毛利率仅为10.4%,同比微增、环比略降。


产量大爆发,卖出更多的车无疑是解决方案,谁来帮忙消化产量?


造车新势力学习特斯拉,打破4S店模式,自建销售体系。但与蔚来、理想的直营不同,小鹏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新零售模式,就是直营加上经销商。


与经销商合作,需要更多让利于渠道。但在财报中,察觉不出小鹏让利的行为。


伴随着营收增加两倍多,2021年小鹏的销售及管理费用只从29.2亿元增加到53.1亿元,增加不到一倍,销售及管理费用占营收的比例还从50%降至25.3%。


分析人士担心小鹏经销商热情不足。


直至今年一季度,小鹏仍处于亏损状态,甚至卖一辆车亏5万,开一家店亏500万。而门店开得比小鹏少的理想,则在单车利润和单店利润方面已接近盈亏平衡。


小鹏与理想卖一辆车的亏损情况,图片来自新浪财经。


过去一年,小鹏的扩店总量和速度比蔚来要弱。据长江证券,2020年蔚来拥有177家门店,小鹏为209家;到2021年,蔚来门店数量扩张至289家,小鹏则扩张至259家。


三家新能源车企开店情况比较,图片来自汽车预言家。


相比于直营模式,车企依靠经销商可以解决库存风险。但小鹏与经销商合作只是为开设更多的门店,明确指出不压库,不设提车任务。


据“汽车产经”消息,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在直营模式下,大家会努力维持手里有1-2个月的订单量,没有人会把车生产出来压在自己手里。” 


对小鹏来说,只有两条路走,要么限制产能,要么要给经销商让出利润空间,承接住产能,但无论怎么做,都避不开亏损。



“销冠”小鹏,面临产能过剩 || 焦点
小鹏汽车今年的销量目标为25万,而随着广州和武汉工厂投产,预计产能将达60万辆。小鹏此前为何着急扩产能?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

图片展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无冕财经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19143347号-1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76号浩蕴商务大厦1610

邮编:510000

咨询电话:020-89562149


 

关于我们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