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10-09 10:40:56
作者: 广州无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
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龙玉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实习生:谢加
头部MCN爆雷?涉案金额超2亿!
公司回应:未收悉通知,已无相关合作
据证券时报消息,9月29日,千万粉丝网红“小刚学长”在其小号发视频曝料称,头部MCN爆雷,游良文化创始人罗冠彦被刑拘,疑似诈骗了80多套房产,涉案金额高达2亿元。
“小刚学长”及其小号“小刚学长的日常”还发布多个视频讲述相关事件,还称罗冠彦为了躲避,还躲到了精神病院里,表示被骗的不止自己,游良文化旗下的很多达人都被罗冠彦骗了,包括投资人也被罗冠彦骗了。
9月4日,“小刚学长”在视频曾讲述了他被“神豪”的团队“以优惠购买流量包的名义骗走60万元”的故事。
9月29日凌晨,“小刚学长的日常”发视频称:1、据说神豪被刑拘了;2、据说已收到报警50余起,诈骗房产80多套,涉案资金超2亿……
▲视频截图。
同时,据媒体报道,很多游良文化旗下的达人也纷纷发声,讨要工资,并开锤罗冠彦,粉丝近3000万的“高雨田大魔王”在朋友圈发文表示“罗冠彦的人品有问题,称真相终于来了。”而梅尼耶、大米、韩景枫等多位游良文化的达人均在朋友圈发文表达自己的无奈。
对此,9月29日,深圳市游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游良文化”)发布声明称:公司创始人罗冠彦与游良文化已无任何合作关系;对相关个人及媒体大规模传播“游良文化老板罗冠彦被刑拘”等传言,公司并未收到司法部门的调查通知,并保留对相关主体追责权利。
▲公司声明。
据悉,游良文化被不少人认为是“深圳最知名MCN”,是一家网红孵化中心。据公司官网介绍,游良文化创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部设于深圳,是一家以短视频为核心的全方位多渠道变现的新网络文化娱乐生态公司。
同时,据天眼查显示,游良文化是深圳市游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持股51%的子公司。而游良传播的大股东叫罗嘉彦,对游良传播持股比例达54.5%,同时他也是游良文化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目前,游良文化拥有梅尼耶、蔡萝莉、呆妹儿小霸王、陈意礼、AleksKost、呗呗兔等千万级粉丝头部达人,月度视频播放超70亿,坐拥粉丝ID总量超8亿。和阿玛尼、纪梵希、凯迪拉克、完美日记、一加手机等超3000家品牌均有商业合作。
“民营医院第一股”更名
曾被甘肃首富控股
9月26日起,恒康医疗(002219.SZ)公司名称从“恒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新里程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从“恒康医疗”变更为“新里程”。公司表示,为准确反应公司控制权关系,依托控股股东北京新里程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公司决定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
公开资料显示,恒康医疗是一家以医疗服务为核心,同时依托大健康产业,布局药品、日化品、保健品等多项产业的企业。其前身是甘肃中成药企业“独一味”,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
近年来,由于激进扩张,恒康医疗债台高筑,债权人认为,公司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性,于是向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2021 年 7 月 8 日,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受理恒康医疗重整。
今年6 月 22 日,根据《重整计划》,恒康医疗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登记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 1,865,236,430 股增加至 3,264,163,753 股,北京新里程持有上市公司 825,927,323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25.30%。北京新里程与多方达成协议,通过认购上市公司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方式获得恒康医疗控制权。
据了解,此次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是甘肃省第二例、陇南市首例。而在经历重整之后,这家负债率一度高达97%的企业,在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5038万元,同比增长202.58%。
天眼查显示,原控股股东阙文彬目前持股12.29%,位列第二。
恒康医疗创始人、控股股东阙文彬早年以传统藏药“独一味”发家,后产业扩大至医药、矿业、房地产、航空服务等行业,形成庞大的“恒康系”。从2009年起,阙文彬以48亿财富元登上胡润百富榜甘肃首富,此后连续蝉联9年,2015年身家一度达到200亿元。
在恒康医疗大举扩张过程中,一度均为实控人的“金矿”。公司实控人阙文彬曾因套取资金、非法减持股份被证监会处罚。
根据证监会2017年下达的处罚决定书,阙文彬为谋求高价减持恒康医疗股份,与蝶彩资产实际控制人谢风华合谋实施信息操纵。
短短一个多月大涨近25%,蝶彩资产、谢风华随即安排阙文彬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恒康医疗”股票2200万股,非法获利5100余万元;蝶彩资产、谢风华分得4858万元。
最终证监会开出罚单,没收蝶彩资产违法所得4858万元,并处以9716万元罚款;没收恒康医疗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阙文彬违法所得约304.1万元,并处以约304.1万元罚款。
娃哈哈声明与“娃茅酒”无关
但背后大股东是宗庆后兄弟
9月28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在官网发布声明称,近日发现有企业使用“娃哈哈”名义宣传推广“娃茅”酱香白酒。
娃哈哈声明,未参与“娃茅”白酒的生产、销售、推广等任何活动,也未向该产品提供过品牌、企业名称等任何授权。该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与娃哈哈无关。
▲“贵州娃茅酒”与贵州茅台酒外形相似。图源自网络。
据娃哈哈发布的声明,该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与娃哈哈无关,公司已向相关涉事方发出律师函,要求立即停止不当宣传,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娃哈哈集团发布声明后,娃茅酒业也在次日声明,称本次推出“娃茅酒”酱酒的经营行为与娃哈哈集团无关,且从未使用“娃哈哈”名义宣传推广“娃茅酒”。
虽然娃茅酒业称“娃茅酒”酱酒的经营行为与娃哈哈集团无关,但在该声明发布的4天前,“娃茅酒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娃茅酒业2022年全国财富峰会暨贵州娃茅酒品鉴会”宣传海报上,写着“2016年娃哈哈投资成立宗盛智能,2022宗盛智能投资成立娃茅酒业。”
企查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8日,注册资本为5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张宾。经营范围包括酒制品生产;酒类经营;食品、酒、饮料及茶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等。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宗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对其持股70%、30%。
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宗泽后。公开资料显示,宗泽后为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三弟。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中也出现了娃哈哈的身影,由浙江娃哈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5.6221%,通过股权穿透,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宗庆后。
杭州宗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陕西万祥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则被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
从股权关系看,娃茅酒业的确与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没有股权关系。但从股权穿透图来看,杭州娃茅酒业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对该公司间接持股32.6%的宗泽后。
餐饮巨头“收割”地产巨头
碧桂园割肉 九毛九接盘
9月30日,财联社消息,餐饮巨头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9922.HK)于9月29日发布公告称,其将从碧桂园手中,收购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6%股权及销售债务,收购代价最高11亿元。当日,九毛九港股盘中直线走低跌超9%。
▲公告截图。
据公告披露,目标公司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已取得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的土地使用权,目前,项目已开始建设,预计于2026年前完成开发。
公开资料显示,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由中山市碧翠及其他现有股东分别持有79%及21%权益。同时,中山市碧翠由广东广博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拥有,后者由天津汇萌置业有限公司及广州市潮越财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分别直接拥有85%及15%权益;而天津汇萌置业有限公司由碧桂园附属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德晟房产有限公司直接拥有64.7%权益。
据企查查APP显示,九毛九始建于海口,经营至今已逾27年,拥有过万名员工。其财报指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99亿元,同比下降6%,归母净利润5770万元,同比下降68.98%。
截至2022年6月30日,九毛九集团有475家自营餐厅,分布在中国的93个城市,以及加拿大和新加坡各一个城市。其中九毛九品牌门店有77家,太二酸菜鱼门店有384家。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地产市场下行周期,物业公司营运情况也跟随下行,碧桂园此时出售地产项目来资产套现,也许与当下房地产寒冬模式及自身负债情况有关。
在最新一期的房企销售排行榜中(1-8月),碧桂园依旧高居榜首。但在上半年房企负债榜上,碧桂园同样高居榜首,总负债高达1.6万亿元,有息负债更是高达3374亿,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约800亿元,据市场分析,碧桂园目前手里的现金连2000亿都没有。
截至2021年,三道红线中,碧桂园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负债率为74%,高于70%的红线;净负债率,碧桂园为45.4%,比保利地产还要略低一些;现金短债比达到2.3倍,足够覆盖短期偿债需求。
据财报显示,截至6月末,碧桂园净负债率低至48.1%,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同时上半年碧桂园非受限资金现金短债比为2.03,均继续保持在行业较低水平。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72%,略高于“三道红线”上线,但较去年末也有进一步优化。
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总营业收入约1623.6亿,毛利约172.1亿,实现归母净利润49.1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碧桂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利息支出分别较2021年同期下降31.0%、40.6%和9.5%,销管费用率由2021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至5.5%,在费用管控上的水平明显提升。
西安善行慈善基金会被调查
被指广告泛滥,吃相难看
9月30日,清流工作室从西安市民政局官网获悉,西安民政局已对西安市善行公益慈善基金会展开调查。
此前,清流工作室曾曝出,该基金会存在被捐助对象的父亲“死而复生”等案例。
据西安市民政局9月20日公告,近日,西安市民政局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互联网上有关西安市善行公益慈善基金会的信息,已对相关情况展开调查核实。调查核实期间,暂停该基金会一切业务活动。
▲西安市民政局回应。
之前,大量的西安善行基金会筹款广告在抖音、微信、百度等平台上刷屏。它的广告内容,无一例外是以主人公“化名”的案例,筹集善款。有人在浏览微信公众号时,页面突然弹出西安善行的广告,看到广告里的孩子可怜,就产生怜悯之心给项目捐钱,这时该广告中出现“每月固定扣款”字样,但并未提示金额大小,输入密码就直接扣掉100元。
一家具有公募资格的公益组织,因咄咄逼人的“霸屏广告”而备受瞩目。不过,受到质疑的还不止这些。
公开资料显示,西安善行是在西安市民政局注册的公募基金会,成立于2017年03月23日,经营范围包括“利用互联网、高新技术以及社会各种资源,为扶贫、环保等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2019年,该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超过50个,通过公开募捐取得的捐赠收入约为6501万元,2020年的捐赠收入接近6800万元,去年收入合计超过1亿元,这样的收入水平放眼全国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中,都不算低。由于广告带来的直接捐赠没有体现在年报中,所以目前无法预估。
但西安善行基金会的支出却显得令人费解。2019年、2020年,西安善行基金会连续两年分别购买了1200万、997.4万元的同一理财产品。理财产品都是——“崇茂·富盈一号货币市场基金”,而这个产品的受托机构则是浙江崇茂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崇茂公司”)。后者既没有发行基金的资质,其理财产品也没有任何可查询的公开信息;而这家浙江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则可被查证曾为西安善行基金会的前任理事。
据清流工作室报道,西安善行基金会年报披露的募捐项目收入,和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备案的多个募捐项目金额,亦出现了较大的出入。
此外,西安善行基金会背后相关联的人士,可能还运作有其他两家慈善基金会。三家慈善基金会不仅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募捐广告信息彼此频繁出现交集,就连募捐项目名称、人员也出现了重合的情形。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也出现了与关系密切的“自己人”存在资金往来的异常现象。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自红星新闻、新京报、财经天下周刊、经济观察报、华夏晚报、雷达财经、网易清流工作室、中国慈善家、中国经济网、时代财经、证券时报、财联社等报道。)
热门文章
每周人物